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應付?可不止是應付,我想的是怎麼對付他們。”
李肆有之前收納連江船幫的經驗,對這船幫在商事上的重要性,領會得更深。
“那可不止是官面上的事,而是江湖之事。”
翼鳴老道搖頭,顯是覺得李肆太過託大。
船幫,就是來往江河行船拉縴之人,他們聚合起來,就有了船幫的組織。但跟武俠小說裏的幫會不同,沒有幫主舵主之類總堂分壇之類的嚴密組織,控制着船幫的,也都是船工船主一肩挑的個體戶。
在這康熙年間,朝廷威壓重,船幫的草根性質還很濃厚,還沒出現一聲號令,一江翻騰的豪強,大大小小的船主本着聯誼互助的目的抱團,就是一個喫力氣飯的行會。
既然是行會,就決定了他們有壟斷本性,一旦協調出了一種博弈相處的模式,幾代人傳下來,那就成了規矩,絕不可逾越。比如誰跑哪些路線,接什麼生意,運什麼貨,收多少運費,那都是有規矩的。船幫內部自己要違反這規矩,就要遭到懲罰,而外面的貨商要想找到省運費的辦法,改變受他們拿捏的處境,那是難以登天,除非是官商皇商那種可以自己供養船隊的巨頭。
這船幫還有一大特點,他們跟沿路官府基層有盤根錯節的聯繫,所謂基層,包括地方的巡檢司、地方稅關、縣府江尋和綠營汛塘的水巡等等。整治零星船主沒事,可要破壞船幫的規矩,從小的噁心事到大的黑心事,有這些官府基層遮掩甚至幫手,應付起來可是焦頭爛額。
之前李肆能控制英德段的連江船幫,乃至對整個連江船幫都能話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連江貨商不少都自備貨船,自養船工,船幫的勢力不強。另一方面,李肆壓住了浛洸廠,再有李朱綬的幫手,劉興純又被放到了浛洸巡檢司,同時還手握英德練勇,幾管齊下,這才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