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年糧價都會波動,而且經常是這一縣漲,那一縣跌。就像去年吧,咱們粵北糧食漲了,可廣州那一帶還在跌,因爲廣西米進的多。”
林大樹的話,彭先仲也連連點頭。
“糧米生意都是有固定來往的,比如湖南江西米,每年都是分散四處在賣,江南也走,廣東福建也走,而且米商都是看住了某府某縣,做的是長期生意。之前江南米被張元隆外運,讓江南米價大漲,官府動了平倉米也沒按下來,還是靠着湖南江西米解決的問題,可那都是兩三月之後的事了,之前沒誰敢有那麼大心氣,料定江南米價還是撲不下去。”
彭先仲的話推翻了李肆印象中那些穿越小說裏,動不動就能操縱米價這類橋段的合理性。接着彭先仲又說到了關鍵,這海量糧米不可能被少數幾家米商控制住。縣鄉下的遊商從農戶手裏收米,再到大的城市,乃至省城匯聚,才由大米商接盤,朝其他市場販運。一城就不下十數米商,一省更是上百,米市是零碎區隔的市場匯聚起來的,靠幾個商人很難撥動。同樣的,米價的變化,除開天災人禍,其他原因就很難預料,也難以形成全局的影響。
目前不僅廣東沒什麼大的災害,廣西湖南江西也沒見動靜,似乎一如平常。
“咱們廣東歷年缺糧,每年從廣西進米不下百十萬石,如果廣西能平穩,廣東米價要漲也不會漲到天上去。”
彭先仲下了定論,可李肆還是搖頭,他確定廣東米價不僅會大漲,而且還是全省大漲。
“四哥兒……爲什麼這麼肯定?”
見李肆搖頭,關田等人都不再置疑,他們都習慣了李肆“神機妙算”,可彭先仲初入決策圈,對李肆的“本事”還沒太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