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併購米高梅 (第1/4頁)
英聯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傑克與吉賽爾泛舟海上,只有他們兩個人的二人世界,(他們當保鏢和船員是隱形的),渡過了浪漫甜蜜的幾天,傑克空閒之餘,還學會了開遊艇,也敢在海面上開摩托艇了。
他們是計劃玩足七天的,但什劃趕不上變化,科克裏安同意轉讓米高梅這可是大事,涉及幾十億美元的大生意,傑克也不敢怠慢,立即命令遊艇回航,召集他的團隊來一起開會研究對策,這麼大型的併購是件很折騰人的事,內容涵蓋價格談判,戰略接軌,組織設計,組織結構調整,財產分割,帳務審覈,資產盤點,裁減人員等等,需要一個很強,很全面的工作團隊。
當初的索尼在收購哥倫比亞時對這一切充耳不聞,只是一個簡單地把公司委託給美國人按美國的方式管理就行了,而靠私人紐帶尋找到的管理團隊,又純粹是好萊塢玩家,最重要的三個玩家,一個是索尼美國的總裁米基?舒爾霍夫,盛田的老朋友併購的財務顧問彼得?彼得森以及未來的哥倫比亞公司總裁彼得?古伯,他們交相呼應,玩轉了索尼,沒有獨立第三方評估,沒有RB團隊的吹毛求疵,舒爾霍夫的判斷,就直接成了RB人的判斷。
哥倫比亞每股市場價格年初時十二美元,併購時爲二十一美元,可索尼出價每股二十七美元,瘋狂的翻倍,在九四年十一月索尼在季度財務報告中宣佈,公司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投資資產帳面額減少了二十七億美元,縮水了一半,相當於這個虧損額是歷史上RB公司公佈的虧損之最。
索尼收購哥倫比亞,是被人當冤大頭宰,傑克他們在專業的團隊指導下,可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股票瘋狂暴漲,他們寧願不玩,也要把它壓下去,當然有所不同的是當年的哥倫比亞有足夠的物業,負債只有十六億,而米高梅負債則有令人望而生畏的三十億。
而這次收購的又與上次不同,一種超經濟的背景始終籠罩着併購,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零年期間,日元對美元匯率前所未有地攀升,使RB人的購買狂潮席捲了美國領土的深處,八七年十月份的股災,極大的刺激了RB進軍美國的步伐。
如果說當年的珍珠港轟炸,給美國人留下了無盡的傷痛和復仇心理,那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的“領土侵略”則使美國人在歷史與現實的交錯中,有着一系列過激的反應,好萊塢正是美國人心中的聖地,對它的染指必定樹立起巨大的對立面,調動起一些歇斯底里的反日公衆情感。
《紐約時報》在併購成交的那一週的興條是這樣設計的:給一個貼着哥倫比亞標記的雕塑女郎穿上RB和服,在頭號標題上寫道:“RB人入侵好萊塢!”
米國公衆的反日情緒在其經營管理中一直起着很強的制約作用,引發了若干莫須有的訴訟,而索尼一味花錢了事,甚至一味遷就不太稱職的美國管理團隊,由此形成鉅虧,而且,爲了平息美國人敵對的情緒,索尼還專門作出過保證,電影公司將完全作爲一個美國公司來運作,這說法在當時的含義就是聘請米國人享有充分的自主權負責經營管理,由此,管理團隊拿着美國公司的薪金,卻從來沒有按着美國公司的績效考覈制度來行事,索尼美國管理團隊巧妙地利用了來自媒體的威懾,使索尼喫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