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待到雙方談妥,夜幕已經悄然降臨。羅蘭送走克洛德首相一行還不得閒,轉念又想到十月一日在亞珊聖城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即便能夠順順利利地按照流程走下來也難免遭受當地居民的冷遇和抵制,既缺少觀衆捧場也缺乏節慶氣氛,慶典規模搞得再大也遮掩不住背後的冷清,未免美中不足。
羅蘭首先想到的是從遠東本土運送一批民衆前來亞珊聖城參加慶典,然而距離一六二五年的國慶日只剩不到三天,且不說時間太過倉促,即便能把數以萬計的同胞送到聖城也不好管理,只得打消這個念頭,轉向另一個思路:有沒有辦法使遠東民衆也能親眼目睹亞珊聖城閱兵式的宏大場面。
羅蘭很自然地聯想到地球上每逢盛會都有多家電視臺向觀衆提供現場直播,而在遠東,隨着“雲網”的迅速擴張,基於雲網的魔導通訊技術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革,魔導廣播網絡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遠東國立廣播公司創建迄今三年來已經積累出豐富的播音經驗,戰爭期間各大廣播節目主持人頻繁與前線記者連線,爲聽衆現場直播戰況,派遣一支記者團隊前來聖城直播閱兵儀式毫無難度。
然而羅蘭不滿足於僅僅通過聲波信號傳輸這場國慶盛典,他希望遠在數千裏外的同胞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丈夫和兄弟身着筆挺的軍裝、邁着莊嚴的步伐列隊走過聖城的街道,接受國王陛下的檢閱,希望遠東大地上的全體同胞都能通過觀看實況直播分享這支威武雄師的榮耀,激發出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使人們意識到這一年來爲支持前線作戰繳納的特別稅以及“戰時經濟體制”爲日常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都是值得的。
爲了實現上述目的,羅蘭連夜與“紅袍”安德烈取得聯繫,詢問有沒有可能在三天內對基於“雲網”的通訊體系進行一次升級,使之不僅可以傳輸聲訊,還能同步傳輸圖像。
羅蘭本來只是姑且一問,沒抱多大希望,安德烈的回信卻令他喜出望外。
“就技術層面而言,完全沒問題!”
其實早在羅蘭提出這個設想之前,“燈塔山”的工程法師們早就開始研究如何藉助“雲網”傳播圖像信息這一極富商業前景的課題,相關的技術儲備早在“雲網”誕生之前就存在,比如“留影鏡”和“魔導照排印刷機”的核心技術,亦即由燈塔山幻術學派首席大師薩莉亞女士發明的“留影術”,稍加改進就可以拿來製作魔導影視節目,剪輯過後即可加載到“雲網”上進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