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連曾經的對手,羅蘭也慷慨的送上“大紅包”。比如已經與“雲網”連通、實行相同規則的“培羅基金”,也因這次匯改獲利不菲。聖光教廷和帝國政府的雲資產以金塔勒計價都大幅度升值,大大減輕了賠款壓力,帝國境內各級聖職者的資產也同步暴增,不知多少培羅牧師都在私下裏感激遠東攝政的慷慨饋贈。
匯改過後的第二天,負責管理“培羅基金”的格里高利大牧首特地給羅蘭寫了一封信,懷着複雜的情緒在信中發出如下感慨:
“對於戰爭中的雙方而言,贏家獲利天經地義,然而打了敗仗的一方也能獲利……這可真是亙古未有的新鮮事。”
羅蘭並不是什麼“善財童子”,伴隨匯改而來的財富紅利也不僅僅是爲了回饋雲網用戶,其真正意圖在於通過“雲網”普及一種全新的文化模式,打造出一個新興的、以施法者爲主體的利益集團,進而利用這種文化、這一利益羣體爲他的統治服務。
如果要問在這長達一年的戰爭中,誰纔是最大的受益者?在羅蘭看來,答案毋庸置疑是“雲網”及其用戶。獲得戰爭紅利的雲網用戶,其中不乏出身於亞珊帝國的施法者和投資者,由此形成一個基於“雲網”的、新生的利益共同體。從暮光谷地到科米行省、濱海走廊乃至聖城特區,遠東大軍所到之處,“雲網”落地生根;基於雲網的“魔導廣播網絡”和“魔導收視網絡”更是已經滲透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當中。
“雲網”爲資本的跨國流動提供了一條暢通無阻的渠道,無論出身遠東抑或亞珊帝國的施法者與投資者,只要是“雲網”的用戶即可分享“雲網”擴張所帶來的紅利,無論有心還是無意,大多數獲利者將更樂於支持爲他們提供“雲網”服務的遠東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