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鴻雁傳書又名飛鴿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許多年後,鼠人在四牌樓郵政總局附近街邊看到有人在擺攤代人寫信,他就會想到當時在家幫人代寫信的經歷。
鼠人和小姐姐在家務農生產,被鄰里鄉親看作文化人、知心人。圩上有的人家,男人在外工作,女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就常常有找人代寫信的。她們首先找小姐姐,不僅因爲姐姐是高中畢業,文化程度更高些,而且姐姐是女性,兩位要寫信的覺得更貼心,更便於溝通。這也是實情,寫信,特別是妻子給丈夫寫信,等於將自己的家事,夫妻間的私話公開給別人了,這個人必得她信任,有些話她要在這位寫信人面前能說得出口。而且,由於其本人文化程度所限,有些心裏想說的話常常表達不好,最好這位寫信人能夠言其心之所不能言,把話說到她心坎裏,那是最好的了。當然,這方面,同爲女性,又是高中畢業的姐姐絕對更加勝任。
最早找姐姐寫的是東面隊裏的陸根寶的女人。根寶早年當兵,參加過解放戰爭,還立過軍功;後來復員回到家鄉,娶親結婚儀式是周近十里八鄉最新式、最熱鬧的。那時剛解放,姑娘們結婚都還興坐轎子,他們沒有,是請了樂隊,吹吹打打,同根寶過去迎,一起走回來的。鼠人到現在還記得,當時陸家接親的隊伍還沒在圩頭上出現,卻有一陣音樂之聲隨風飄來,那聲音好聽極了,輕快,悠揚,有一陣沒一陣的,縹緲如仙樂。陸根寶畢竟見過世面,他請來的是管絃樂隊,鄉里人當時叫“洋八彈”,一路吹彈過來,引得沿途男女老少像看西洋景,熱鬧非凡。
跟當時辦喜事的許多人家一樣,陸根寶的父親弄了幾條大曬簟,樹起柱子架起梁,在門前場上搭起了帳篷,擺滿桌凳,宴請親友鄰朋。入夜,汽油燈照得如同白晝。一對新人到來時,胸戴大紅花,洋鼓敲得咚咚響,聲震前後圩;“洋八彈”再次吹起《迎賓曲》,簇擁着新娘新郎一起往家走。
根寶夫妻恩愛,婚後生活很美滿,不久有了孩子。過了兩年,陸根寶還被安排到上海一家廠裏工作。丈夫能到大城市喫公家飯,拿固定工資,這是人家羨慕得不得了的事,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女人生了四個孩子,都是女娃,這讓陸家有點失望,不過,陸根寶還是很顧家,經常回來,定時給寄錢。不知哪一年,工廠內遷重慶,此後根寶回來的機會就少多了。女人跟他更多的是書信聯繫,因爲識字不多,小姐姐就常幫她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