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5年的五一節,沛沛一歲半了,經與承霞商量,鼠人與母親一起把兒子帶到島上生活。因爲磷肥廠沒有幼兒園,同時把孩子帶到島上,也想借此讓領導們看到,能儘快解決兩地分居問題。
鼠人清楚記得,他和母親那天下午帶沛沛到滁縣長途汽車站乘車,承霞心裏十分不捨,一起到車站送行。上車了,坐到車窗口,看車開動,承霞難過的掉淚,沛沛卻對乘車很新奇,並不懂得母子分別的傷感,高高興興地招手同媽媽“拜拜”了。聽他外婆講,快到一歲帶到沙河集去斷奶時,以爲晚上睡覺要哭的,買了不少好喫好玩的準備哄他,結果,晚上很乖的,一點沒哭沒鬧。半夜睡醒了,和點奶粉、泡點餅乾饊子給他喫喫,喫過繼續睡,看來真有點男子漢氣概呢!
不知道現在的幼兒園是不是招收托兒班了,那年代培養孩子相對“粗放”,父母要上班,歲把多的孩子送託兒所的很常見。鼠人的兒子來島上就報名上幼兒園“託班”了。那時的幼兒園在二號樓左前方的兩排平房裏,走到那裏,常常聽到琴聲悠揚,挺吸引人。兩排平房之間有水磨石砌就的大象造型滑滑梯:“象”的形體高大,表面光滑潔淨,背上有帶護欄的平臺,尾部和右側有兩個上平臺的階梯,右側階梯還建成拱橋狀,橋下有門洞,橋上也有護欄,與象背脊連通形成“T”形平臺,而象鼻子就是滑道。整體設計頗具匠心,看上去很氣派,小朋友都喜歡在那玩,可以說是孩子們很喜歡的地方。
鼠人的兒子才一歲半,還沒有這個能力玩,送到托兒班是爲了讓他適應集體生活,減輕家庭負擔。鼠人那時仍住耳房201,離幼兒園很近。託班小孩中午是要接回家的。母親早上把沛沛抱送到幼兒園,就可安心買菜做飯安排家務,中午如果鼠人沒有第四節課,就可去抱回來,有課也是母親去接。下午送,晚上接也差不多是這樣。好在母親身體還不錯,忙最後這個小孫子也滿心歡喜,彷彿有用不完的勁。
沛沛上幼兒園開始也是不習慣,不願意的。這是個過程,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只是他太小,在幼兒園又喜歡亂跑,引得其他與他差不多的小朋友也跑,阿姨怕他們跌跤,常常要把他放在站車裏,或用布帶繫着腰,扣在牀柱上。當然阿姨有時也會抱一抱,哄一鬨。五六月份的天氣漸漸有點熱了,鼠人記得一歲多的兒子穿着短褲,白色小馬褂的樣子還是很可愛的。知道這麼小的小孩在託兒所阿姨也難照顧過來,鼠人和母親晚上也儘量早一點去接,抱他在大象滑滑梯上短距離滑一滑,或在大象肚子底下、橋下圓洞門鑽一鑽,躲躲迷藏。小沛沛也漸漸熟悉喜歡這個小朋友的夥伴了。
這樣的生活其實也就兩個月時間,七月放暑假,其後鼠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85年暑期這種改變,他心目中一直用“三喜臨門”來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