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戰備河由臨江的三個縣聯合開挖,各縣分別完成本縣境內的河段開挖任務。每個縣都設有工程指揮部,把任務分解到各個公社,各公社以工程團的建制組織工程施工。三個大隊的民工組成一個營,每個大隊爲一連。不過,公社的團部遠沒有先前地區水利工程縣團的架構那樣完備和正規。雖有公社副主任掛名任團長,但很少到工地。幾間臨時蘆蓆房內,只有一個醫務室和供兩三個負責檢查質量、統計進度的工作人員辦事的辦公室。
莊富生和他大隊的十九個民工住在距工地一里多路的農民家中。和這裏許多人家的情況一樣,這房東家有三間屋,東面一間是竈屋和豬圈,西面一間是房間。中間堂屋比較寬敞一點,民工們晚上鋪開草墊被卷睡地鋪,一大早再捲起鋪蓋,堆放屋角。燒飯做菜借用房東家的鍋竈。每天輪流做飯的人早上要早起,喫完早飯和大家一起上工,中午、晚上各提前1小時回來做飯。
做飯的人雖說工地的活兒能少幹一點,但其實不佔巧:冬天洗菜淘米做飯是件苦差事。過冬至節那一天,連裏分下來兩斤多豬肉,而這一天正好是莊富生值日燒飯。連長說:“富生,上午你就不用去上工了,早點弄肉下鍋,免得燒不爛。”莊富生答應了。別人也許認爲莊富生半天不上工挺舒服。可那天天氣特別冷,河面都結了冰,莊富生拿肉、菜到河壩頭洗,冷風如刀,冰水刺骨,洗完肉、菜,手被凍得通紅,疼得像針刺,半天暖不過來。燒完菜,做好飯,民工們回來,看着分好,各自端碗走後,莊富生才能端上自己的那一份來喫。喫完——有時甚至來不及喫,就要洗鍋騰竈,給主人家用。所以,輪到做飯根本不是什麼好差事。莊富生不是真正輪到,也不願代替別人在家裏燒飯。
戰備河依託老橫港,截彎取直,向一邊拓展。原來的港寬二三十米,現在要拓寬到90米,工程量可想而知。爲了不折不扣達到工程標準,縣裏規劃三個月,號召全縣各公社、各大隊全力支持,派出精兵強將,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質量,打好這一場硬仗。
既是打硬仗,工地也有一貫的手到擒來的硬碰硬的做法:分任務。縣指揮部將需開挖河段的總長度切分到各個工程團,工程團將分來的任務切分到營,營裏再將任務分到連。照理說,連裏也可以把任務分到每個人。但平分到每個人,寬度太小,是無法施展手腳單打獨鬥的。而一個連,如這次莊富生所在的連,接下來的任務有五六米的寬度,正是方便施工的最合適的戰鬥小集體。這也是當年沒有機械化作業,動用“人海戰術”開港開河總要分團、營、連的重要原因。
雖然那個年代“包產到戶”、“自主經營”橫遭批判,但水利工程上的這種承包卻從沒有人非議。莊富生參加了許多次工程,幾乎沒有一次不是如此分任務包乾的。任務分下來,上面有完成期限壓着,民工們也都想早幹完早回家,質量既有客觀標準,又有專門的隊伍督查,所以在最短的時間、按規定的質量標準完成工程任務完全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