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家族和宗族的由來 (第5/8頁)
百柒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鴻倒是愣了一下,萬萬沒想到這孩子會問出這個問題。
不過林向安還真是問對人了,王鴻對這很瞭解。
“既然你對這感興趣,不妨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縣城是由知縣一個人在管理嗎?”
不明白宗族怎麼和知縣扯上了關係,不過林向安思考了片刻,便回答。
“知縣要異地當官,表面上,管理縣城的是知縣。而府衙從上到下其他官吏基本全是本地人,應該是這兩個部分人來管理。”
“是也不是!”
王鴻耐心地解釋。
“宗族和家族延續下來,經歷了三次變化。”
“最開始我理解爲宗子宗族制,《左傳》中提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也就是嫡長子爲大宗,繼承父位,稱爲宗子,餘子爲小宗。嫡長子繼統,衆庶子封爲諸侯,也就是在宗法制度原則下,又設置了分封制。但春秋禮樂崩壞後,能者居之,宗子宗族制消失。”
“第二個階段是士族制宗族。漢朝漢高祖劉邦認爲秦朝快速滅亡,是沒有分封宗室,皇室失去支持力量才導致快速崩塌。於是漢朝皇族就重建宗族組織,上行下效,也就是士族門閥的出現。當時人才是通過覺察制舉薦,加強了宗族和政治的關係,爲了爭奪有限的察舉名額,展開激烈的爭鬥,經常有一個家族滅了另一個家族的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