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遠古,大禹治水,方能贏得天下百姓愛戴。而這水不但能治,而且還能治好,讓禍害百姓的大水,爲民造福,爲民服務!”
“說說你的看法!”
“陛下,我認爲,治水是千秋萬載的巨大功勞,目光不能短淺。以都江堰來說,李冰父子治水,造福萬民,不但改變了岷江年發大水的局面,而且還疏導江水,有了現在的天府之國!另外,治水重在疏導,而不在禁錮。以現在來看,我們不是在治水,而是在防水!防不甚防,且防水無法將水利利用起來,因此,我認爲,要治好長江,就應該以疏導,利用爲主,以防爲次!”
朱祁鈺思考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不錯的想法,把你的具體想法寫出來,明日給我過目!”
這個大着膽子站出來的大學學生叫吳長生,他也許不會想到,此時說出的一番話,不僅僅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還最終改變了沿江數百萬百姓的命運,改變了大明的命運!即使數百年之後,長江一帶仍然有數座長生祠,正是沿江百姓爲了感謝這位偉大的水利專家,爲其修建的寺廟!
第二日,吳長生就將一篇闡述治水方針的論文交到了朱祁鈺的手裏。顯然,這不是他一夜之功,從他跟隨朱祁鈺南下賑災之後,他就一直在思考治水的辦法,一個多月下來,也纔有了這份作品。
看完吳長生的論文,朱祁鈺連連點頭,這篇論文不但闡述詳細,而且面面俱到,更有很多建設性的想法。其重點是利用水利,而不是防範大水,水既可爲害,也可爲寶,重點就是看怎麼利用。對這一觀點,朱祁鈺是讚賞的,這就如同刀一樣,刀既可殺人,也可防身,其利弊,自然再於用刀之人,而不是刀本身!
“吳長生,你這篇論文寫得很好,看來,你對此也早有研究吧?”
“不瞞陛下,學生正是荊州人,從小父母雙亡,也正是這洪水奪去了學生的雙親。所以,學生從小發誓,畢生治水,若不能馴服這洪水,學生絕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