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飛行的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街道兩旁,德清的百姓們自發聚集,他們的臉上掛滿了淚水,哀聲痛哭,彷彿在爲一位即將遠行的英雄送行。這些質樸的人們,用他們最樸素的方式,表達着對伍羣德無盡的敬意與不捨。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感洪流,麗景門的官差們也不禁爲之動容。然而,職責所在,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只見他們迅速而有序地包圍了伍羣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與嚴肅。在衆人的注視下,他們迅速將他抓入那冰冷的站籠之中,動作之快,彷彿是在逃避某種無形的壓力。
終於,當站籠的鎖鏈緊緊扣響,官差們如釋重負,卻又帶着幾分複雜的情緒,匆匆離開了湖州地界。他們的背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拉長,彷彿是在訴說着一段不爲人知的悲壯故事。而伍羣德,這位曾經的父母官,此刻已化身爲一個傳奇,永遠地留在了德清百姓的心中。
重返西京的那一刻,伍羣德以一種近乎悲壯的姿態,毫不拖泥帶水地承認了自已的罪行。這份超乎常人的坦蕩,竟在無形中爲他築起了一道微妙的屏障,使得那些以嚴刑峻法著稱的麗景門酷吏,在面對他時竟也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手中的刑具尚未落下,便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伍羣德因此得以在詔獄的陰冷中,勉強保住了一身皮肉的完整。然而,這並不代表他的心靈能夠逃離煎熬,每一夜的鐵窗風寒,都像是無形的利刃,切割着他的靈魂。
投入詔獄的深淵後,伍羣德的命運似乎懸於一線,而三法司的官員們對他的態度,就如同這牢房中的光影,模糊不清。他們既未急於動用那些令人膽寒的酷刑,也未流露出半點的輕蔑與怠慢。大理寺內,燈火如晝,與牢外的漆黑形成鮮明對比。官員們圍坐在爐火旁,低聲交談,眉宇間緊鎖的焦慮與眼中的困惑,如同夜色中搖曳的燭火,忽明忽暗。
伍羣德的案件,其實脈絡清晰。他近年來的政績斐然,風評上佳,被陷害的事實幾乎昭然若揭。然而,那背後操控一切的神祕勢力,卻如同一張無形的網,緊緊籠罩在大理寺之上,讓每一個試圖揭開真相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莫名的忌諱與恐懼。伍羣德自從做官以來,不黨不羣,清明廉潔,就算自已在這個時間點幫了他一把,日後那股朝中勢力秋後算賬,伍羣德可不能幫上他們一點。
對於如何處置伍羣德,大理寺內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人主張嚴懲不貸,以儆效尤;也有人認爲應念及舊日政績,網開一面。這場爭論,不僅關乎律法的公正與威嚴,更牽動着朝堂的暗流湧動與民心的微妙變化。伍羣德的命運,彷彿被一根無形的線緊緊牽引,而線的另一端,則是整個朝廷的未來與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