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窯上,林沐風說幹就幹,立即帶着工匠們開始配製瓷泥。其實,材料還是那些材料,無非就是瓷土,石英砂和一些黏土等。但是,要根據所塑造物件需要的柔韌性和彈性來進行配比,也絕不是一件容易事。起碼,對於老孟這些明朝的工匠們來說,很難。
但對林沐風而言,就顯得簡單多了。因爲,他腦子裏就有各種料器現成的配方比。當然,這些配方都是無數前人的經驗凝聚和現代科技實驗的結果,不是他的獨家發明。
瓷泥配出來了,林沐風考慮良久,決定要先搞刻盤。這個相對來說工藝比較簡單,容易實現批量化燒製。要知道,對於瓷窯來說,開一次窯就要封一次,必須要成批次的燒製,否則就太浪費燃料了。
老孟帶着幾個工匠在林沐風的“指點”下重複着簡單的動作——扯拉圓盤的泥坯。這並不複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對於這些基本功紮實的工匠們來說,也實在有些小兒科。足足幹了1個多時辰,院中就堆滿了2百多件圓盤泥坯。
看看可以數目達到燒製一個批次的要求了,林沐風就讓工匠們停手了。老孟看着一院子圓盤泥坯,有些哭笑不得,小聲問道:“少爺,弄如此之多的圓盤,有何用啊?怕是要浪費瓷泥了。”
林沐風微微一笑,“老孟,越是簡單的東西就越不簡單。不用晾制了,馬上入窯吧。窯溫不需太高,只要有往日窯溫的三成就足夠了。還有,時間也不能長,大約——大約有半個時辰就要立即熄火開窯。”
老孟雖然答應着,帶着工匠們去幹活,但眼中的疑惑卻是越來越重。不過,疑惑雖疑惑,自從林沐風塑成燒製出三尺彩繪花瓶之後,他對林沐風就有了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
泥坯圓盤全部進窯完畢,這時已經是午後時分了。老孟走過來看着林沐風,支支吾吾地道:“少爺,天色不早了,你還是回府去用飯吧。”
林沐風呵呵一笑,“你們手裏拿的是什麼?乾脆分我一點,我跟你們一起喫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