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完成了這兩對三尺彩繪花瓶,林沐風在第二天一早便立即着手進行“林氏琉璃”的“研製”。
第一步是造型設計。現代社會的琉璃內畫主要是依託琉璃鼻菸壺爲主,但考慮到鼻菸這種東西在大明非常罕見,而且社會也不一定能接受這種東西,林沐風一開始就沒想要弄鼻菸壺。思考再三,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也爲了降低自己製作和內畫的難度,他決定設計一種造型簡單的“長方體+圓柱體”的矩形器皿,高四寸、寬2寸,瓶口處是淺短的圓柱形,大體跟現代社會中那種“紅花油瓶子”類似。這樣一來,器皿上下全是直線線條和平面,沒有圓弧,無論是制模還是打磨,拋光,都容易了許多。
第二步是製作陰模。一般來說,製作陰模要用耐火石膏,但在大明,市面上的石膏還沒有達到“耐火”的水平,林沐風想了想,配置了一種高強度的瓷泥加以代替。按照圖紙,等於是用瓷泥手塑一個“長方體+圓柱體”的外罩模型。
第三步是灌製蠟模。在晾乾的瓷泥陰模中澆灌入融化的蠟(白蠟),待其自然冷卻成型爲陽模,其中鏤空與倒角的細節轉折處必須靠細心、耐心與雙手的巧勁小心拆取。
第四步是細修蠟模。將蠟模表層的瓷泥附着物小心翼翼地清理乾淨,然後進行細微的整形打磨,力求蠟模完美無瑕疵。整個環節中,唯有這一步,最耗費時間和心神,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蠟模變形,又得從頭再來。
第五步是製作琉璃外模。將蠟模放置在一個與蠟模等高的瓷泥框架內,然後再將配置好的高強度瓷泥澆灌入其中,直至將蠟模整體淹沒。記住,再澆灌之前,必須要先將蠟模外表塗滿一層厚厚的豬油。
第六步是修理整形外模。待瓷泥充分晾乾後,仔細將外模進行休整切削,整理成設計圖紙上器皿的形狀。然後低溫炙烤,待其表層硬化。
第七步是澆鑄脫蠟。內含有蠟模的琉璃瓷泥硬化外模,冷卻化,由於熱脹冷縮的緣故,其中的蠟模已經內縮變小,內外模之間便有了一層薄薄的尖細空間。此時,將提純後的人工水晶敲成碎塊,越碎越好,融化後迅速將溶液注入外模之中,注滿後再將之置放在一個半密閉的鐵質容器中,內注少許水,進行高溫脫蠟燒製。
瓷泥外模內的蠟模經半個多時辰的高溫熔鍊,化爲蒸汽蒸發。而內層的水晶溶液也得以硬化成型,一個內空的琉璃粗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