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什麼人們總是稱呼新秀球員爲菜鳥?尤其是四分衛的位置,新秀四分衛總是受到了更多的質疑和挑戰?
是因爲新秀四分衛的能力不足嗎?顯然不是。經過大學聯賽的打磨和訓練,不少新秀四分衛的能力其實都已經達到了聯盟平均水準,甚至還更勝一籌;但他們進入職業聯盟之後,表現依舊不夠出色,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經驗的短缺,NFL的對抗強度和激烈程度都遠遠高於NCAA,對於四分衛來說,缺少足夠的經驗,在危急時刻,往往會慌亂、緊張、不知所措,這也就意味着犯錯。對於橄欖球比賽來說,犯錯和失誤往往都是致命的。
另一方面則是戰術的區別,NFL聯盟之中的戰術千變萬化,僅僅只是一個屏風短傳就可以變出一朵花來,一次戰術的細節可能牽扯到跑衛、外接手、進攻鋒線等多個位置,同時還要解讀防守組的線衛、角衛以及進攻鋒線,錯綜複雜,很容易就讓人繞暈了。
遠的不說,卡姆·牛頓進入卡羅萊納黑豹之後,厚厚的戰術手冊就成爲了他的老大難,甚至因爲沒有能夠理解戰術手冊,而狠狠地被教練組訓斥了好幾次。戰術手冊的理解偏差和失誤,可能導致諸多不同結果:教練組與四分衛溝通錯位,四分衛與進攻鋒線溝通不良,四分衛與接球球員溝通失誤。
馮德里克測試,絕對不是走過場而已。
不過,卡姆也不是聯盟之中唯一一個遇到戰術手冊問題的四分衛。事實上,在聯盟之中,不要說新秀四分衛了,就連許多老將四分衛,進入聯盟之後兩、三個賽季,依舊懵懵懂懂,關鍵時刻容易掉鏈子。
更進一步,新秀四分衛因爲沒有能夠喫透戰術手冊,始終無法理解球隊戰術安排,短短一個兩個賽季之後,就默默地退出聯盟,如此案例也不在少數。最著名的就是萊恩·利夫了。
大名鼎鼎的萊恩·利夫,當年他在NCAA賽場之上,與佩頓·曼寧一時瑜亮,能力、經驗、表現、人格魅力以及身體素質等等,兩個人都相差無幾,就連馮德里克測試成績,兩個人也僅僅只相差一分而已。
1998年的選秀大會之上,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馬和聖迭戈閃電分別位列選秀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當時,人們普遍認爲,這是最沒有懸念的選秀之一,一支球隊選擇了一名四分衛,另外一支球隊選擇剩下的那名,這就可以了,簡單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