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站在場上,帕特里克·皮特森在原地輕輕交換腿地跳躍着,調整着自己的步伐和呼吸,適應比賽的節奏。相較於萬衆矚目的壓力來說,他現在無比放鬆,自信滿滿,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僅僅只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充滿了期待而已。
皮特森堅信着,比賽的形勢絕對沒有想象之中那麼嚴峻。
上半場的交鋒之中,紅雀隊的兩個角衛成爲了最大的突破口,這使得49人的傳球進攻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完成三檔轉換,但認真深想一下,事情就呈現出另外一番面貌了——
即使是角衛成爲了薄弱環節,49人的進攻還是屢屢陷入困境之中;即使是傳球進攻成功地打開了局面,49人的三次達陣之中有兩次都是跑球達陣,而且依靠的是馬庫斯靈光一閃,可一可二不可三;即使是紅雀隊暫時落於下風,與其說是防守組表現太糟糕,不如說是進攻組沒有跟上腳步。
“10:21”的差距,其實不過才十一分而已,兩波進攻就可以完成反超的落差。
在皮特森看來,陸恪依舊是那個送出了三個抄截的四分衛,沒有什麼可怕的地方。
不同於防守組其他位置的球員,角衛的職責相對簡單。
雖然防守跑衛、突襲四分衛、隨時補防等等都是他們的防守任務範疇,但相較而言,防守外接手纔是他們的頭號重任,切斷四分衛與外接手之間的連線,封鎖四分衛的傳球目標,斬斷四分衛的最重要技能。
某種角度來說,角衛和四分衛之間就是針尖對麥芒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