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如今大清什麼國情?早就已經被周圍的歐人國家修理的不成樣子了。而且大清國內還有十二鎮歐人新軍,掌握新軍的歐人軍頭,如貝爾蒂埃、達武、拉納、馬爾蒙、貝爾納多特、沙恩霍斯特、格奈瑟瑙等等,都是清一色的歐人。而且都是從屍山血海中出來的,大清憲政怎麼能不考慮他們的意見?
而且,旗歐之爭的背後其實就是利益之爭!要化解旗歐矛盾就必須由旗人讓利給歐人。但是如今的大清國內憂外患,還欠了一屁股外債,又多了十八萬歐人新式陸軍要燒錢,又要進行所謂“自強改革”,恢復軍工,重建海軍,開辦新式學校。各種各樣的開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因而無法減稅讓利,只能變本加厲的搜刮。這樣的情況,自然被拿破崙亂黨分子所利用,一盆盆的髒水就直往大清旗人身上潑。於是旗歐矛盾變得越來越激化,手握大權的旗人就更加不肯交出權力了。
所以憲政改革的第一個重點只能迴避不提,那直接從第二個重點,限制公共權力開始吧。既然要限制公權力,那就有一個先限制誰,後限制誰的問題。大清朝廷作爲憲政改革的推動者和領導者,自然是需要權力的,沒有權什麼事情都不成功啊。
既然皇上和朝廷不能限制,那麼地方上手握兵權的歐人大員自然就是大清憲政改革的重點限制對象了……當然,理由是很充分的,那些掌兵權的地方官一手兵一手民,很多還勾結外國,蔑視朝廷,行如藩鎮,如何能不加以限制?
而且,大清皇上自己也是旗人,他的親戚朋友都是旗人。過去爲了和老太后葉卡捷琳娜爭權而重用歐人清流,現在老太后沒了,他自己成了二百萬旗人的老大,自然還是覺得旗人比較可靠。那些手握兵權的歐人,個個都像亂臣賊子!
可問題是那些亂臣賊子都把兵權當成了命根子,生怕交權以後性命不保。爲了保住手中的權力,某些歐人將領就開始和拿破崙分子勾結,讓他們在軍中宣傳歐人民族主義。用民族主義去對抗朝廷的憲政大旗。
結果,大清朝廷雖然模仿大明建立了陸軍部和陸軍參謀部,但是卻根本管不了擁兵自重的歐人將領。
擁兵自重的歐人將領動不了,那些只會寫文章考科舉的歐人士大夫卻成了憲政改革的最大受害者。雖然憲政改革實際上就是進京趕考的舉子們最先提出的,但是無論掌握中央政權的旗人還是地方上的實力派,都嫌他們礙事兒,也都覺得這些讀書人什麼都不懂,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只會瞎咋呼,而且佔着茅坑不拉屎,也讓能辦事的人上不來。
於是廢除科舉居然就成了大清憲政改革中第一件被做成的大事兒!無數打小就讀四書六經,做着“暮登天子堂”迷夢的讀書人,就因爲大清皇帝的一道聖旨,頓時失去了生活的目標。這些本來應該是大清朝在地方上的統治基礎的人,從失去考試做官的希望時起,就成了大清帝國的敵人——拿破崙的革命黨頓時就多出了數以百萬的同情者,而直接加入革命大潮的讀書人也數以萬計。革命黨頓時就有了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