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戰國三傑”和天皇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室町幕府在統治期間,在各地設立了“守護”官職,專門用來替幕府管理各地的土地。後來有的守護領地越來越大,還開始擁兵自重,他們叫“守護大名”,簡稱“大名”。再到後來,只要是有地有兵的都能成爲大名。這些大名無視幕府,開始互相打起來。這時候的幕府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權威,除了大名之外,各地的農民起義又接連發生,日本幾乎是一片大亂。日本歷史上的戰國時代就這麼開始了。
戰國時代,因爲財政虧空,朝廷的大量例行儀式都被迫取消,皇居的建築損壞了,也出不起維修費,天皇甚至在登基10年之後纔拿着大名的獻金舉辦繼位儀式。
在戰國時代中期最搶風頭的大名是織田信長。在信長呼風喚雨的年頭裏,天皇和他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對於信長來說,他只在天皇一人之下,可是要征服全國又必須藉着天皇的名;對於天皇來說,信長是平定局勢的棋子,但他的我行我素又是一種威脅。
信長勢力大漲,天下人都知道信長的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幕府,天皇也自覺政權岌岌可危。結果就在徵夷大將軍的詔令發佈之前,“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在大火中自殺身亡。
在信長之後活躍在天皇身邊的是信長的舊部下豐臣秀吉。藉着替信長復仇的名義,秀吉在短期之內佔據了廣闊的勢力範圍,成爲信長之後第二位手握大權的人。天皇對於秀吉相當認可,先是把他任命爲關白,後來又賜了他“豐臣”姓。秀吉完完全全是農民出身,這種待遇在當時的日本是破天荒的。不過對於秀吉來說,徵夷大將軍纔是他的夙願。但阻礙他實現這個願望的是“戰國三傑”的另外一人德川家康。徵夷大將軍這個職位最初是朝廷爲了對抗東北部的蝦夷族所設立的軍事職位,後來雖然性質發生變化,但征服關東地區也成了一直以來上任的不成文條件。不巧的是,秀吉在平定關東地區的戰役中恰恰輸給了德川家康。
這件事情給了秀吉很大打擊,同時也讓秀吉轉換思路,不再一門心思死磕大將軍,而開始作爲朝廷的高官掌握政權。比起之前的信長,秀吉要更討天皇喜歡,他表裏如一地忠於天皇。幾年後,德川家康歸順朝廷,秀吉幾輪征戰下來,天下總算是統一了。
三大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