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與時俱進的“三神器”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開始流行“三大件”,這指的是手錶、自行車和收音機。隨着時代發展,“三大件”也在發展更新,70年代變成了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80年代變成了冰箱、彩電和洗衣機,90年代又變成了空調、電腦和錄像機。
日本也有“三大件”,叫作“三神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電飯煲。世界上第一臺電飯煲是由三並義忠和風美子這對夫妻發明的。他們原本做熱水器生意,收入還不錯。1952年以後,美國佔領軍開始撤退,直接導致他們生意越來越難做,眼看就要破產。這時,這對不走運的夫妻看好了當時並不發達的炊具行業,於是他們去找了東芝公司家電部門的山田正吾,商談生產電飯煲的計劃。爲了發明電飯煲,兩個人把公司和房子都抵押出去,在銀行貸了款,花了整整3年時間才製造成功,最終通過東芝公司面市。
電飯煲打出了“讓主婦們多睡一小時”的廣告語,每臺售價高達3200日元,要知道,當時日本家庭的平均月收入還不到2000日元。不過,主婦們都被“只需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了”、“睡覺的時候也可以做飯”等宣傳語吸引了。電飯煲一面市,立刻與洗衣機、電冰箱成了日本的“三神器”,受到全國性的追捧。電飯煲的發明被主婦們稱爲“廚房革命”,可見主婦們有多愛它。到了1960年,全日本有一半家庭都擁有了電飯煲。
20世紀60年代後,彩電(color television)、空調(cooler)和汽車(car)徹底取代了舊的“三神器”,因爲它們的英文名字都以c開頭,所以又叫“3C”。當時,日本老百姓爲了擁有它們而拼命賺錢。但跟彩電和空調相比,買車實在是筆很大的開銷。爲了讓大家買得起,汽車公司提供了貸款服務,只要在銀行填一張汽車貸款的單子就可以把車開走。與國外以促銷爲目的的汽車貸款不同,日本的汽車貸款是以贏利爲目的的。不管怎麼說,老百姓把這3C搬進了家門,終於嚐到了經濟高速增長的甜頭。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5525L31.jpg" />
家電“三神器”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