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新選組 (第3/4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戊辰戰爭
到達京都後,浪士組分居在三個不同的地方。不過待了沒幾天,清河八郎帶領的部隊就回江戶了。實際上那時清河八郎已經有反悔的意思了,他在到達京都當晚就對同伴說:“我們浪士組雖然是被幕府招募的,但我們終究是浪人,不能光靠幕府養活。我們要做‘尊皇攘夷’的急先鋒。”不過幕府可沒打算放過他。清河回江戶不久就被幕府派人暗殺,他帶回去的浪士組也形同瓦解,當初的浪士組只剩下留在京都的芹澤鴨和近藤勇兩夥人了。
當時在京都的浪人大致上可以分爲兩類:一類以芹澤鴨、近藤勇爲首,想爲幕府效命;一類就是以“天誅”恐怖手段造成京都人心惶惶的浪人。最後京都官方採取了“以浪人制浪人”的辦法。也就是說,收編芹澤鴨、近藤勇這些人來壓制一天到晚想着“天誅”的另一羣浪人。1863年3月,浪士組經過收編、擴編後正式開始擔任京都的治安維持工作,而芹澤、近藤就成了組內的老大。
不過這時的浪士組還不足以讓搞“天誅”的那幫浪人害怕,主要是因爲內部有嚴重的對立。芹澤鴨的水戶派仗着劍術高強,經常向京都商家勒索保護費,紀律敗壞;而近藤勇的試衛館派早就想對水戶派下手,取得組內的領導權。雙方雖然沒有正式決裂,但是衝突一觸即發。終於,在芹澤鴨等人又一次向商家打劫後喝得不省人事時,近藤帶着幾個兄弟上前發動突然襲擊,芹澤當場死亡。
於是浪士組正式更名爲“新選組”(或“新撰組”),近藤也就順理成章成了新選組的領導人。
新選組揚名立萬靠的是1864年6月5日發生的池田屋事件。當天晚上,近藤帶着兩隊新選組成員在一個叫池田屋的旅館內和20多個攘夷志士發生戰鬥。最後攘夷志士們不是當場戰死就是傷重而死,再不然就是後來被捕並遭到處決,幾乎沒有漏網之魚。亂戰中新選組雖也有傷亡,但相較於對方來說損失極小,可以說是一場完全勝利的突襲戰。池田屋事件之後,新選組的“誠”字大旗和淺蔥色隊服讓攘夷派聞之色變,而以近藤勇爲總長、土方歲三爲副長的組內領導結構也在這場戰役之後確定下來。
新選組的風頭還沒出完,一個多月之後的一場“禁門之變”再次把新選組推上聲望的高峰。當時長州的攘夷派與幕府軍在京都打巷戰,新選組雖然由浪人和農民組成,但是在捕殺戰敗落單的攘夷派時表現出了非凡的戰鬥力,戰役一結束就接連得到幕府的鉅額賞金。1864年可以說是新選組最爲風光的一年,組員在這一年狂增到250名左右。
近藤勇雖然是浪人出身,但是有很遠大的抱負。他希望把新選組訓練成一支正規軍隊,然後用這支軍隊爲幕府建功立業,自己也能成爲武士,甚至是大名。爲了達成這個目標,近藤和土方制定了非常嚴苛的制度:
一、不可違背武士道。
二、不可擅自脫離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