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勢不兩立的陸軍與海軍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陸軍和海軍的矛盾遠不止體現在這一件事上。如果說三國結盟事件還算是兩方基於自身利益對立的話,那麼開戰後,本應摒棄前嫌的陸軍與海軍,也沒能做到“一致對外”,反而先開始了內鬥。
在戰事中,陸軍一路攻城略地,同時控制着絕大多數的石油資源。儘管當時的陸軍也有機械化裝備,但是與靠艦艇作戰的海軍相比,其對石油的需求量其實很少。可是陸軍卻拒絕向海軍提供石油,石油短缺成爲海軍作戰不利的主要因素。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日軍離戰鬥地點最近的一艘艦艇因燃料不足而無法投入戰鬥;在萊特灣海戰中,緊急赴援的“伊勢”號和“日向”號沒能及時馳援,原因也是燃料不足。面對陸軍的這種態度,海軍乾脆以牙還牙,最後陸軍和海軍都拒絕向對方提供任何有關戰略物資的接收和存貨數據,甚至連通產省(日本政府中負責後勤供應的部門)都拿不到雙方的物資數據,這一點更是令陸軍和海軍的協作難上加難。
隨着戰事的推進,陸軍和海軍的地位之差也越發明顯。在戰前,陸軍的戰備遠遠不及海軍,曾有陸軍軍官以海軍戰備已經足夠先進爲由,要求海軍把一部分經費讓給陸軍,使陸軍得到充分發展。海軍自然不幹,並斥其言行是“無理取鬧”。不過自1941年東條英機擔任首相後,身爲前任陸相的東條不惜動用國家的儲備資金,着力提高陸軍的戰備。1944年,在臨時軍費的“機密費”一項中,海軍省只分到1865萬日元,陸軍省則分到了12945萬日元,是海軍的7倍左右,足見東條在任時期,陸軍享受着怎樣的福利。
那麼,陸軍和海軍果真是前世冤家嗎?據說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初建之時,若一個宗族子弟被送入陸軍,其死對頭必定進入海軍。這樣一來,陸軍和海軍倒先成了復仇者們的聚集地。不光士兵,就連陸、海軍的高官也互相看不起對方。曾有一位陸軍高官說“寧可把我的女兒嫁給一頭豬,也不嫁給海軍的人”,也有陸軍軍官在一位海軍軍官發言時直接拂袖而去的事情發生。很明顯,陸軍與海軍的對立早已蔓延到各個階層,所以雙方的不合作也可想而知。本身就已在亞洲孤立無援的日本,自家“兄弟”又如此不和,戰敗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