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文字大雜燴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語是一種表音文字,只要認識相應假名的讀音,就可以正確讀出來。我們舉個例子,看看下面這句話(稍後再翻譯):
知日は中國國內唯一の日本を全面的に紹介するマスコミ業者であり、NO.1ベストセラーの知日月刊誌は大ヒットです。
日語中,有簡體漢字、繁體漢字、還有很多個奇怪的字符。有的彎彎曲曲像蚯蚓,比如“の”和“です”;有的分明就是中文的偏旁部首,比如“コ”、“ッ”和“ト”,是不是很獨特?再加上數字和字母,簡直就是一鍋粥,而且是內容豐富的八寶粥。要理解日語,我們先來說說這鍋粥裏到底都有什麼吧。
上面那句話中,那些蚯蚓文字叫“平假名”,偏旁部首叫“片假名”,它們都是假名。之所以叫假名,是因爲實際上是有真名存在的,那所謂的真名又是什麼呢?這就要從漢字傳入日本的時候說起了。
很久之前,日本列島上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人們可以相互交流但是沒辦法記錄話語和事件,很多故事和傳說也都是口口相傳。後來,大約在中國的秦漢時期,漢字經由朝鮮傳入了日本,日本列島上的貴族們第一次接觸到了可以記錄事情的工具,但還面對着一個很大的問題:從中國傳入的“神器”和日本本來的語言並不統一,無論是讀音還是寫法。怎麼辦呢?古代的日本人沒有辦法,只能先好好學習中文。掌握了中文的意思和語法,也學會了寫法,在需要記錄的時候使用中文,平時生活中還用日語交流,這就是人們想出來的折中辦法。漢字剛剛進入日本時,漢字和日語還沒有融合在一起,基本上是各管一攤兒。
但說和寫不統一畢竟很不方便,於是一些日本人開始想辦法用漢字來表示日語了。就像有人剛剛開始學英語時,會用“古德毛寧”給英語“Good morning”注音一樣,日本人也開始用漢字給日語注音,這就是最早的假名,叫“萬葉假名”。《萬葉集》是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集,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因爲日本人用漢字寫成了這本詩歌集,這些文字也就被叫作“萬葉假名”。
後來,就和中國人字寫得多了就越來越潦草、筆畫越來越少、簡單的字就一筆帶過一樣,日本人也是越寫越偷懶,終於把原來方方正正的漢字寫成了狂草和偏旁部首,之後假名就誕生了。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具體看看日本人是怎麼偷懶的。比如假名“の”,就是日文中的“的”,表示從屬關係,與之對應的漢字是“乃”。看看,是不是和“の”有點兒像?“の”是平假名,跟它對應的片假名是“ノ”,這不就是“乃”的部首嗎?日本人就是這樣偷工減料地“山寨”出了自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