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大將軍們的最愛能樂 (第2/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一場正式的能樂表演既包含能劇又包含狂言,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很多時候,能劇的演出者只有兩三個人,最主要的是主角和配角,其餘的人都從屬於這二人。與一般的歌舞劇不同,能劇的配角永遠無法當主角。這是因爲能劇對主角和配角的演技要求截然不同。配角是陪襯主角並讓表演持續進行下去的現實中的角色,不必戴能面;主角則會扮演從人類到神仙鬼怪等各種現實或超現實的角色,因此總是戴着特定角色的能面進行表演。此外,只有主角會表演舞蹈。
能劇面具
<img src="/pic/00116.jpg"/>
能劇面具分很多種,如女子、老人和惡魔等,同一個角色的面具也分不同等級。一般劇目中只有主角戴面具,有些劇目中配角也戴面具,兒童角等其他角色均不戴面具。
主角和配角退到後臺準備下半場時,就該狂言的表演者上場了。由於穿插在上下兩個半場之間,狂言有時候也被叫作“間狂言”。狂言在能樂中的作用類似於中場休息時,以幽默有趣的對談維持現場的氣氛。
除了主角、配角和狂言之外,一場能樂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還有伴奏人員。能樂中的樂器只有笛子、小鼓、大鼓和太鼓4種,基本上每種樂器由一人演奏,他們也和主角、配角、狂言一樣,都有各自的流派和規矩,當然,一場演出中最亮眼的永遠都是主角。
主角所戴的能面據說有上百種。根據主角所戴能面的不同,整場演出的裝束、演員的走路方式等也不盡相同。能劇表演者的裝束一般都非常華麗,多是絹質的造型奇特的服裝,而且腳上一定只穿一雙白色布襪而從不穿鞋。與能劇的抽象形象不同,狂言的表演者非常親民。如前面所說,狂言的表演者從不化妝,衣服也多是麻質。
能劇劇目流傳至今的共有2 000多個,經常表演的約有240個。能劇中“歌”的部分和西洋音樂中“歌”的概念稍有不同。前者有時候聽起來像是在說話,有時候又像是在唱歌。說話的部分並不是平常的說話方式,而是帶有非常奇怪的抑揚頓挫;而唱的部分也和前面介紹過的雅樂一樣,具有鮮明的日本特色。
能劇中還經常會出現長時間的沉默。這並不是西洋音樂中的休止符,而是活用了“無”這個樂音,以創造出無聲勝有聲的緊張感,因此也有人把能劇稱作“安靜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