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日本人的音樂口味是怎麼變化的 (第2/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本演歌界的巨匠,歌壇常青樹,擁有崇高的地位。他將傳統民間歌謠與現代流行曲的唱法熔爲一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歌演唱技法
演歌在戰後初期達到黃金期,而如今在日本主要受中老年人喜歡,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從戰後初期到20世紀70年代是日本音樂全面現代化的時期。披頭士樂隊、貓王等音樂人那時風靡西方世界,日本國內也掀起了搖滾音樂的熱潮。以坂本九爲首的部分日本音樂人開始嘗試將日本傳統音樂與西方搖滾音樂結合,他的一首《壽喜燒》(原名《昂首向前走》)是第一支也是目前爲止唯一一支在美國的公告牌榜單(Billboard Charts)上奪得第一的日文歌曲,並且連續4周居於冠軍寶座,全球銷量高達1 500萬張。
1970年到1980年間,日本人的口味又發生了轉變,從之前的搖滾曲風轉向了抒情,電子樂器逐漸取代了傳統樂器。那時已在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鄧麗君也在這一時期進軍了日本樂壇。鄧麗君在日本發展時採用了英文名字“Teresa Teng”,她起初對日語一竅不通,第一張日文單曲銷量並不理想,但隨後發行的第二張單曲便爲她贏得了當年的日本唱片大獎新人獎,此後的作品更是部部大賣。直到現在,鄧麗君依然是日本知名度最高的華語歌手之一。
80年代是城市音樂興起的10年,很多音樂都以大城市的繁忙、冷漠與紙醉金迷爲主題。其中松田聖子、中森明菜和小泉今日子並稱“昭和三大歌姬”,即便同一時期也有包括鄧麗君在內的一衆知名偶像,她們的人氣與其他歌手相比仍然是壓倒性的。在男歌手方面有尾崎豐這樣的“搖滾教父”,可惜他在26歲事業黃金期意外死亡,令樂壇愕然。直到現在,每年尾崎豐忌日那天,當年的事故發生地都會有大量的歌迷前來憑弔。此外,南方羣星、工藤靜香、中島美雪、矢澤永吉、長淵剛、安全地帶等也都是這一時期湧現出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