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初陳強逃難來到上海的時候,靠做報童養活自己,他畢竟是上過學認識字,做報童還是很有優勢的。
上海畢竟是當時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人口衆多市場也大,發行的報紙也多,同樣看報的人也多。做個報童,雖然是最抵減的工作,可好歹能喫上頓飯不至於餓死街頭。
“就這麼定了,明天一早就去進報紙當報童,要得在這舊上海活下去纔行!”
陳強下定決心後,便走到草棚的角落裏挖了半天,挖到了一枚銀元,這是一枚鷹洋。
這枚銀元是之前那個“陳強”的積蓄,他逃難到上海來數個月,就攢了這麼一枚銀元。
隨後陳強有在身上掏出了幾枚銀角子和一把銅板。
“這相當於多少錢來着……”陳強開始搜尋之前的記憶,他要搞懂這個時代的貨幣價值。
在1933年“廢兩改元”之前,中國還是以金銀作爲主要貨幣,而且貨幣的使用非常混亂。各種各樣的貨幣混雜在一起,換算起來更是很複雜,若是數學不好、不會算賬的就乾脆別出門買東西了,免得被人坑。
買房買地這種大宗交易用的是黃金,市面上主要流動貨幣則是銀元,也就是俗稱的“大洋”。
當時大洋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清朝鑄造的光緒元寶,因爲上面刻有一條龍,所以被成爲“龍洋”;墨西哥的銀元因爲刻有一隻老鷹,被稱爲“鷹洋”;英國的銀元上面刻着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站立像,所以被成爲“站洋”;另外就是刻有中山先生頭像的“孫大頭”,刻有袁世凱頭像的“袁大頭”,刻有黎元洪頭像的“黎大頭”,以及各種各樣的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