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關鍵是山崎正男的確是跑的很快,鄧志國想要找個理由來開脫都找不到。
技不如人,輸的沒脾氣!
失望、沮喪、還有不甘,大抵就是如此了,並沒有多少“仇日”的民族情緒。
九一八事變之前,國內對日本的認知還停留在“列強”這兩個字上。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受過太多列強的侵略,簽訂過太多的不平等條約,也喪失過很多的國土。在大多數人看來,東洋人和西洋人都是一類的,都是來佔中國便宜的。
或許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被列強欺負,被列強佔便宜,若是列強沒有佔到中國的便宜,都能被宣傳成爲一次勝利。
洋務運動開啓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大門,日本自從明治維新變得強大以後,也成了中國學習的對象,而且由於日本距離中國比較近,同時對中國還免簽證,所以當時有大批的學子赴日本留學,像日本學習,民國大牛當中取日本老婆的更是不在少數。
所以即便是經歷甲午戰爭,即便是在日俄戰爭中失去了旅順,即便是在一戰中失去了膠州灣,即便日本製造了濟南慘案,但在當時,普通老百姓並沒有意識到日本侵略者真正的狼子野心。哪怕是九一八事變之後,大部分人依舊覺得,日本人只是想要將東三省從中國分裂出去,舊上海也依舊是歌舞昇平。
正如魯迅在《藤野先生》裏寫的那樣,當時的中國,有太多麻木的人。而那些麻木的人甚至會覺得,東北距離上海遠着呢,東北人是不是受欺負,與自己何干?
華北事變發生後,讓中國人明白,侵略者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日本還想要華北五省。而後七七事變之後,中國人終於意識到,華北五省不是日本人的終極目標,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他們要滅亡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