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戰期間,國際奧委會的工作也處於停止狀態,直到1946年的九月份,國際奧委會在洛桑舉行會議,當時決定了兩件大事,一是瑞典體育活動家埃德斯特隆正是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二便是在倫敦召開第14屆奧運會。
埃德斯特隆原本是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上一任主席拉圖爾在1942年去世,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當時並沒有選新主席,埃德斯特隆便代理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職務,全面主持國際奧委會的工作,如今埃德斯特隆總算是名正言順的成爲了國際奧委會的領導者。
埃德斯特隆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舉辦1948年的奧運會。
上一次舉辦奧運會還是在1936年,之後的兩屆奧運會停辦,這也使得國際奧委會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若再不舉辦奧運會的話,或許就有其他的體育組織竄出來,取代國際奧委會。
1948年的奧運會之所以會選定在倫敦舉辦,是因爲1944年的奧運會的舉辦地本該是倫敦。早在1939年,國際奧委會就確定了倫敦爲1944年奧運會的舉辦地,但國際奧委會纔剛做出這個決定,歐洲的戰爭就爆發了,於是乎1940年和1944年的兩屆奧運會只能被迫停止。1948年的奧運會,等於是給了倫敦一次補辦奧運會的機會。而1940年的奧運會原本該由日本舉辦,但日本是戰敗國,所以也就喪失了補辦奧運會的機會。
英國剛剛經歷過戰爭,倫敦也遭受過德軍的轟炸,很多地方都是破敗不堪,大部分的體育場館也受到了損毀,按說這樣的城市,是不適合舉辦奧運會的,而且英國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爲奧運會做準備,即便是立刻修建也來不及。看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就知道,很多場館都是臨近開幕式才完工,英國人的工作效率真的令人不敢恭維。
更何況辦奧運會是要花很多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打光了英國人的家底,現在的英國還欠了美國人一屁股債,這時候舉辦奧運會的話,對於英國的財政也是一大考驗。
然而這一屆奧運會,英國卻是非辦不可,英國不希望其他國家看出,大英帝國已經衰弱,特別是在那個殖民地追求民族獨立的年代,擁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國,就更要表現的強勢一些,一旦殖民地認爲英國已經衰落,那麼會有更大的獨立浪潮。於是乎英國也只能打腫臉充胖子的承辦了1948年的奧運會。
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德國和日本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被禁止參賽,不過仍然有59個國家參加了這一屆奧運會,與之相比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只有49個國家參加,而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參賽國家只有3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