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過了金水橋,走出承天門。蕭凡腰間的玉帶上還繫着黃觀的那塊象牙芴板,——這玩意兒應該值不少銀子吧?就這樣還給他豈不是太便宜他了?拿到外面賣掉去,賣得幾兩算幾兩,反正自己與那些所謂的清流官員已經勢如水火,不在乎多架這麼一件樑子。
這是一種典型的光棍心態,也就是俗話說的“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
現在蕭凡要想的是,該如何將丁丑科案處理得妥妥當當?
臣子奉旨辦案,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什麼?
當然是皇帝的用意。簡單的說,辦案的官員其實只是皇帝手中的一件工具,實際上案子是皇帝在辦,只是假臣子之手而已。
那麼朱元璋的用意是什麼?他想把案子辦到一個什麼程度?哪些人該殺頭,哪些人該得益?
毫無疑問,老朱對劉三吾是很不滿的,不滿的根源在於那張全是南方進士的榜單。
從純學術的角度上來說,劉三吾並沒錯,爲國取士,當然要取文章最好最出衆的,自古南方比北方更繁榮穩定,多次戰亂亦影響不大,太平日久,南方學子的學問和文章自然比北方學子出衆一些,這是不爭的事實。
劉三吾是個老學究,絲毫不懂變通,一味的只以文章優劣作爲取士的標準,所以出現了這次的會試榜單上五十二名貢士全是南方人的奇異事件,從明面的道理上來說,劉三吾並沒有做錯什麼,以成績定優劣,本是自古奉行的真理。
但是從朱元璋的帝王角度來說,劉三吾如此作爲可就大錯特錯了,老朱沒氣得當場砍了他,估計是劉老大人那近八十歲的高齡救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