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武十二年五月,突厥可汗骨咄祿親率大軍二十萬,入侵華朝,連下數城,屠戮軍民百姓近十萬衆,擄掠財產與年輕女子無數。
消息傳開,舉國譁然。而朝廷軍隊一敗再敗,潰退數百里,一時民間激憤,仕林非議四起,愛國書生紛紛口誅筆伐,就在這個民族萬分危難的時刻,京城禁宮的御書房中,正在進行着一場激烈的辯論。
御書房內只有寥寥四五人,胖子赫然也在其中,他和一位身着暗黃色龍袍的年輕男子,正恭謹的站在一位穿明黃龍袍的老人身後,一言不發。
一位瘦削身材,着二品官服的白鬚老者頷首道:“皇上,臣以爲,福王殿下所獻計策甚妙,如果沒有人能拿出更好的辦法,此計,不妨一試。”
另一位身穿從一品官服的老者站出來,道:“皇上,臣以爲此計過於幼稚,兵者,生死存亡之大事也,豈能用這看起來如同兒戲一般的計策?不妥,不妥。”
第一位說話的老者不服道:“潘大人,老夫認爲此計深得兵法之妙,離間與突襲雙管齊下,配合得好的話,定能收到奇效。”
潘大人不屑道:“魏大人此言差矣,用兵需看天時地利人和,你認爲此計佔了這三樣嗎?若是沒有成功,你知道我華朝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嗎?再說,百年來我華朝王師從未進入過草原,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都打不過突厥大軍,更何況孤軍深入在突厥人的地盤上打仗,怎麼可能打得過他們?根本就是荒謬之極!”
原來,這身着二品官服,贊同方錚所獻計策的魏大人,正是兵部尚書魏承德,此人是朝中主戰派官員的領袖。
而身着從一品官服,反對這計策的潘大人,則是吏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潘元壽,不用說,他當然便是主和派的領袖了。
魏大人冷笑道:“兩國交戰本就是一件冒風險的事,勝負的機會對雙方來說都是對等的,不能因爲此計有風險便棄之不用,沒人進入過草原並不代表打不過突厥人,總比某些貪生怕死的人一門心思只想着議和的好,哼,如此賣國行徑,有何資格妄議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