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臨神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學文要苦讀多年,還要參加科舉,與天下舉子同場競爭,勝算太低,就算榜上有名,也只能從六七品的小官兒當起,還不如自家的爵位來得風光,因此選擇這條路的勳貴子弟不多。
學武也很辛苦,但是可以充數,只要跟對了將軍,立幾場軍功輕而易舉,當大楚實力強盛的時候,軍中立功的風險也不是很大,一多半勳貴子弟剛過十歲就去軍中鍛鍊,玩玩鬧鬧,等着領功。
還有一些人,身爲嫡子、嫡孫,從出生之日起就等着襲承祖蔭,對文武藝都不感興趣,能躲就躲,會讀寫、會騎馬,就算是大功告成。
韓孺子此前以倦侯身份從軍,以及第一次巡狩時,所見勳貴子弟還都有立功之心,只是生不逢時,趕上大楚實力衰弱,敵人卻突然強大起來,雖然不少人立功,但是死傷也很慘重,對許多世家來說,這是承擔不起的巨大損失。
“子弟軍”則挖出了那些了對立功不感興趣的公子哥兒,一併前往塞外的碎鐵城,身邊沒有僕人,身份只是普通一兵,事事都要親爲,釘木樁、搭帳篷、餵馬、做飯等粗活也不例外。
他們期待父兄的搭救,卻不敢放慢速度,行軍路程已經上報給皇帝,沿途各地接待這支特殊的軍隊之後,都要向兵部遞送公文,說明詳細情況,兩相對照,就能知道行軍是否準時。
韓孺子留在原地,命令隨行的南、北軍在各條官道上設卡,但凡遇見奴僕模樣的行人,都要問明來歷,想去追隨主人者一律勸退。
城內的反應沒那麼快,第一天下午以及整個晚上,沒有人來向皇帝求情。
第二天也沒有。
事實上,大臣與世家沒法求情,當皇帝前幾天原諒冒名行爲的時候,曾經向他們“推心置腹”,他們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證,絕不拖皇帝和朝廷的後腿,身爲顯貴,自當以身作則,甘心爲皇帝赴湯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