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臨神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名宮女退到一邊,手裏捧着的十二枚皇帝印璽形態各異,顏色也都稍有區別,像是十二位縮小了的先帝牌位,冷冷地監督着一切,要看看韓氏子孫究竟能折騰出什麼新花樣。
望氣者皇甫益——自稱也曾用過淳于梟這個名字——站在屋子中間,其他人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圍成圈子,傾聽他說話。
皇甫益緩慢地原地轉圈,以顯示不偏不倚。
他說:“諸子爭位,由大臣選立新帝,聽上去十分稀奇,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怪事,可是請諸位聽我嘮叨幾句:上古之時,天下爲公,堯、舜、禹三代禪讓,表面上是前帝指定后帝,其實真正的決定者是大臣,丹朱爲堯之長子,未能取得大臣擁護,而失去帝位,舜終其一生爲民操勞,始終接受大臣的監督……”
皇甫益說了許多,韓孺子瞥了一眼楊奉,就是在這名太監的指引下,他仔細看了一遍史書中的上古記載,意思與望氣者所言相差不多,只是史書將禪讓歸功於帝王本人的高風亮節,在皇甫益的層層剖析之下,真正起作用的是大臣,唯有取得大臣的支持,禪讓才能起作用。
楊奉對望氣者瞭解之準確,令韓孺子喫驚,甚至有一點恐懼。
“但是。”皇甫益話鋒一轉,“禪讓畢竟是上古之事,失傳已久,千年以降,帝位皆是父子相傳,天下以爲定式。大楚定鼎百餘年來,帝位傳承不絕,可是自從武帝駕崩,棄羣臣而昇天,帝位乖亂,以至臣民無措,天下洶洶,不知所從,大楚由此傾危。在下稍通陰陽,幸得陛下、太后召見,上觀天象、下察地理,以爲亂象有因……”
皇甫益接下來的話比較晦澀,各種怪詞滔滔不絕,總之只想說明一件事,帝位傳承的規矩該改一改了,沒必要全改,大楚江山歸韓氏所有,已爲天下所公認,所以皇帝無論如何仍要在宗室之內產生,卻不一定是父子相傳,可以稍稍“復古”,由大臣選擇。
就這樣,在皇甫益的一番講解之後,諸子爭位、羣臣選帝這件事,由標新立異變成復古之舉。
衆人聽得比較認真,韓孺子也是如此,倒不是被說得心服口服,而是想通過這些話弄清楚望氣者的真正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