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球上誕生的智慧物種,看到了世界其實是一層膜,而量子生消的全過程是高維的,在低維的膜上,我們只能看到基本粒子是快速閃爍,形成所謂的雲。(例如微觀上的電子雲)
高維度上的量子場保持一定頻率的生消在這層膜上製造了大量的粒子,構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在和膜上的生命看到的一切都是膜上的現象。這一層膜也可以被稱呼爲位面。
能量是膜上的波動,物質是膜上的摺疊。看到的一切都是膜上的信息。人無論怎麼做身上的物質都在這層膜上。
至於這一層場是什麼,爲何能在膜上製造各種粒子?製造光子的場是否能製造電子?製造電子的場是否能夠直接製造質子?
愛因斯坦等科學家一直堅信,當物理規則繼續探索下去的話,現在或者說是過去所能看到的所有物理現象都能被一張波波薄薄的紙張所記錄。
例如化學反應,用不着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消的這套複雜理論解釋。所有的化學反應就是所有元素最外層電子湊齊八個,的電子交換。
還有著名的質能反應公式。一個非常短的公式,定義了能量和質量的守恆。
而愛因斯坦人生後三十五年,一直想要證明的大一統理論,就是想要解釋一切粒子的誕生。本質上源於一個基礎現象。
在這個宇宙中大一統理論是被實際應用了,就是謝光那一戰中的戰線的情況。當橫跨數光年的物質鏈條建造完成,相當於在膜上建立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那個光體(粒子生消區域)就是這個蓄水池的入口。
一切高能粒子相對於周圍環境其他粒子的高能量,第一時間傾瀉到蓄水池中,不對周圍的粒子衝擊,而蓄水池中能量緩慢釋放,能維持一個碳基物質存在的區域。若是沒有這個蓄水池的出口。高能就會像洪水沖垮土壤一樣,衝擊周圍所有的物質。鋼鐵水分子,全部都會被氣化離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