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晶瑩的詩心 (第1/2頁)
陳平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讀陳平軍《心語風影》
郭軍平
林語堂先生在談到讀書時有一段論述:“人之初生,都是好學好問,及其長成,受種種的俗見俗聞所蔽,毛孔骨節,如有一層包膜,失了聰明,逐漸頑腐。讀書便是將此層蔽塞聰明的包膜剝下。能將此層剝下,纔是讀書人。並且要時時讀書,不然便會鄙吝復萌,頑見俗見生滿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時時讀書所致。”以我所見,讀書如此,作詩亦然。
一個詩人能時時保持一種青春氣息而不受年齡、世事、俗務遮蔽,着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大凡詩人,於青年時期多見,彼時才情如火,詩心晶瑩,清澈如水;當歲月漸遷,年歲增長,即刻詩心見老,猶如鷹翅,難以再搏擊長空,翱翔萬里。然而讀了陳平軍先生的《心語風影》,又讓我改變了以上認識。陳平軍先生是一位不多見的保持晶瑩詩心的作家。他的散文詩依然充滿着青春氣息,他的內心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童心”。
以他的年齡而論,不惑有餘,天命不及,人生可謂已年近半百,兒女也當已到了青春妙齡。作爲年近半百之齡,蘇軾尚稱自己爲老夫,韓愈呢,也在《祭十二郎文》中寫道:“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作爲現代人,即使生活條件再好,但四十一過,畢竟也已經是強弩之末,英氣不再,畢竟幾十年風雨滄桑的磨礪,飽經憂患的人生閱歷,幾乎都有南宋詞人蔣捷《聽雨》中“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心境。誰知,讀陳平軍的散文詩,卻無半點頑腐之味,而有青春蔥蘢之感。這恰如一隻一直保持勁健翅膀的雄鷹一樣,依然搏擊長空,翱翔萬里。
請看他的散文詩多麼像一首首輕盈清新的抒情詩;玲瓏精巧的詩心語言,多麼像串串精心打磨的珍珠。以《紫陽富硒茶》爲例:“紫陽茶:雨水溫情滋潤,我在茂盛的茶樹下與你溫情脈脈雙目傳情,我在你漫無邊際的掛懷中肆意地感受你熱烈的愛意。富硒茶:陽光熱烈慫恿,我在光天化日之下與你長相廝守不離不棄,循序漸進讀懂你冰清玉潔的品質和對苦難的關懷。”他以融情入景的移情寫法,把對紫陽茶、富硒茶的無限愛意比作一對含情脈脈的戀人、長相廝守的夫妻,其情之癡,其情之烈,何曾落於青年之後?而這樣的詩句,誰又能想到是出自一位年近半百人之手?精緻對仗工整的句子,舉手投足間便可見詩人一顆玲瓏剔透的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