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之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輕輕點頭,同樣一臉肅穆地說:“是啊,可你看,現場除了這些長輩,年輕的村民真的很少。這法術儀式要是沒有年輕人來傳承,以後可怎麼辦呀。”
你也擔憂地說:“確實,我們得趕緊想辦法讓年輕人對這些感興趣纔行。也許可以把這個儀式過程記錄下來,製作成短視頻,放到網上去,配上一些通俗易懂的講解,把這儀式裏用到的‘通靈符’、‘請神咒’等具體法術內容以及它們的寓意都講清楚,讓更多年輕人能瞭解到它的魅力所在。”
儀式結束後,我們找到了其中一位主持儀式的老師傅,和他聊了起來。
我問道:“老師傅,您覺得這法術儀式要怎麼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呢?現在的年輕村民好像都不太願意參與進來呀。”
老師傅嘆了口氣說:“唉,現在的年輕村民啊,受外面世界的影響太大咯,覺得這些都是封建迷信,不願意學嘞。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法術儀式裏蘊含着我們老祖宗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對美好生活的祈願之情呀。要想讓他們願意學,得讓他們明白這些道理纔行。”
她接着說:“老師傅,我們在想能不能把這法術儀式和一些現代的文化活動或者旅遊項目結合起來呢?比如搞個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也能參與到這儀式的部分環節中來,比如讓他們學着畫一下簡單的‘通靈符’,感受一下這儀式的氛圍,這樣既能宣傳這儀式,也能給村子帶來一些收入,您覺得這樣行得通嗎?”
老師傅思索了一會兒說:“嗯,這倒是個新思路。但關鍵是得保證這儀式的原汁原味,不能爲了迎合遊客就瞎改亂編。要是能讓年輕人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既能賺到錢,又能學到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那倒也是件好事兒。”
我又問道:“老師傅,那您覺得這些法術儀式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有什麼更深層次的聯繫呢?”
老師傅緩緩說道:“這法術儀式啊,其實和很多非遺都息息相關嘞。就拿咱村的傳統音樂來說吧,以前在舉行法術儀式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樂師演奏一種叫‘祈神曲’的曲子,這曲子的旋律和節奏都和儀式的環節、目的緊密相連,配合着儀式的進行,營造出一種神祕而莊重的氛圍。還有咱村的傳統舞蹈,比如‘祭神舞’,有時候也會在儀式中出現,舞者們穿着特製的服飾,按照特定的舞步舞動,和法術儀式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出那種神祕而莊重的氛圍。可以說,這些非遺項目在法術儀式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法術儀式也爲它們的傳承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