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喫桔子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入夜,我靜靜地躺在牀榻之上,心情卻如潮水般洶湧澎湃,難以平靜。腦海中的思緒如同萬馬奔騰一般,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令我無法安然入睡。戰爭的陰霾沉重地壓在心頭,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反覆琢磨着其中的利弊得失。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和不安。
我深深地明白,如今大宋的兵力狀況並不樂觀,如果與大遼的戰爭爆發,僅僅依靠現有的冷兵器裝備,想要戰勝強大的遼軍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遼軍以其精銳的鐵騎和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着稱,這使得我對未來的戰局充滿了擔憂。
在牀上輾轉反側,我始終難以入眠。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戰場上那驚心動魄的血腥場景,讓人不寒而慄。無數英勇的士兵們在血泊中奮勇殺敵,但面對遼軍兇猛的攻勢,他們顯得如此脆弱無力。我彷彿親眼目睹了大宋的城池被無情攻破,百姓們被迫背井離鄉,四處逃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不堪。
在這萬籟俱寂的夜晚,一股無形的重壓沉甸甸地壓在心頭,令我幾乎喘不過氣來。身爲黑虎寨決策之人,我深知肩上責任之重,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我們必須另闢蹊徑,探尋全新戰略與策略,方能提升抗遼之實力。
夜色漸濃,如墨般漆黑,但我的思緒愈發清晰。戰爭之殘酷無情,使我深切體悟到,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唯有主動出擊,積極尋求應對之策,方可爲大宋之未來覓得一線生機。或許,我應加大力度研發更爲先進熱武器,以增強士兵之殺傷力;又或採用更爲精妙之戰術,靈活應變,以應對遼軍之強大。
我腦海一閃而過——突擊步槍,據《宋史·兵志》記載:開慶元年“又造突火槍,以巨竹爲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雖說最早的步槍雛形是來自於我國南宋時期的“突火槍”,但是做工太爲簡陋。這種竹管突火槍的前端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後段是手持的木把手,外壁上則有一個小小的“點火孔”;所謂的“子窠”其實就是最原始的子彈,當時大都是用瓷片、碎鐵或者石子製成,也算是槍械彈丸的鼻祖了。
我心中忽然湧起一股強烈的願望:“要想在戰場上擊敗強大的大遼,那就讓熱武器提前上場吧!”這個念頭如同一股熾熱的火焰,燃燒着我的內心。我迫不及待地翻身下牀,點亮油燈,藉着微弱的燈光,憑藉現代記憶在桌上畫起了簡易步槍的草圖。
我緊緊握住手中之筆,彷彿它就是我手中的武器,而紙張則是一片待征服的戰場。我全神貫注地描繪着每一個細節,手中的筆在紙張上迅速舞動,彷彿在創造一件改變戰局的神器。我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和決心,每一條線條都承載着我對勝利的渴望。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幅簡陋但充滿創意的步槍圖紙逐漸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