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走訪了全部貧困戶,熟悉了每一家的基本情況,瞭解各家各戶不同的致貧原因和困難。喝過了農家水,喫過了農家飯,漸漸互相熟悉起來。我們逐漸明白了“第一書記”是一種使命、一種擔當、一種奉獻。駐村幹部與羣衆是魚和水的關係,上不能辜負組織重託,下不能辜負羣衆期盼。
後來,我又多次到老孫家走訪,老孫都要問起通村路的問題,問路什麼時候能開始動工,說他好繼續出力。可他的身體老毛病常犯,又怕心有餘而力不足。說完了還讓我看他自制的一輛三輪車,木製的車廂,用耕地機做牽引,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到村裏去。
我安慰他說已經和村“兩委會”商議決定修路了,目前正在規劃路線,籌措資金。老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誰料,2015年春節期間,老孫因積勞成疾去世了,兒子把他安葬在他修的便道旁邊。沒能看到村路修通,竟成爲老孫的遺憾。
秋季裏,隨着挖掘機的轟鳴聲,一條五米寬的通村路開工了。公路平坦舒緩地延伸到棗樹埡,通向劉家河村。每一個經過老孫墓前的人,都會嘆惋不已。老孫雖然沒有墓碑,但口碑已經開始流傳。
就在這一年裏,村裏的安置點修建起來了,三幢大樓拔地而起;村裏制定了村規民約,開展了鄉風文明活動;村裏制定了產業發展幫扶獎勵措施,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老孫的兒子回到家中栽種下了20畝豐產密植茶園……這是老孫所不知道的。
我講述老孫和一條村路的故事,是想告訴和我一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們: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羣衆需要我們,與其在溫室裏成長,不如在廣闊的天地裏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