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牛肉自由時代已經來臨 (第4/9頁)
白花扁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樣不良的價格和高速發展的牛肉需求之間形成了更尖銳的矛盾,所以爲解決這個矛盾,我們放開了對牛肉的進口限制。
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場上牛肉的價格,另一方面也不會太影響散戶的收入,而且還能倒逼牛肉企業進行自我改革。】
劉徹:去病啊,你來算算,從前面那個魯迅的1924年到這個牛肉的2021年過了多少年,算對了有獎。
歷代改革家們:改革,又是改革,1924年的魯迅要改革,2021年的養牛大戶(企業)也要改革,爲什麼這麼廣泛,改革是什麼很容易的事嗎?
【同樣是養牛,爲什麼進口牛肉就那麼便宜呢?進口牛肉之所以便宜,是因爲他們養牛都是規模化的養殖。
比如阿根廷,她既擁有廣袤的平原,草料的成本低,還能配備很多先進的養殖設備和現代化技術,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我們在這兩點上都沒有優勢主要有兩大原因。
第一,受地理環境天然因素制約,我國有接近23的面積是山區,而僅有的平原已經規劃給了糧食種植,留給規模化養殖的空間就更少了。高低起伏的地形讓規模化很難大面積施展,而阿根廷可利用的土地有55%,都是牧場和平原。
第二,不管養殖什麼,規模化養殖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首先在飼料上,中國糧食產量世界第一,但同時中國還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養殖飼料成本較高。同時還要科研創新領域做出一定的成績,否則連基本的框架都搭建不起來。對於普通的散戶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呢,只有那些資金雄厚,技術領先的大企業纔有可能做到。
再從時間角度來看,一頭牛從胚胎到出欄最快也得兩年左右。所以很多養牛戶都會直接買小牛犢來養,一個小牛犢就得好幾千塊,然後加上飼料、人工、水電、場地損耗等一系列的開銷,國內養一頭牛的成本起碼得15000元以上,而有些養牛戶其實是貸款養的,加上利息,成本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