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 浪子回頭金更堅 (第5/11頁)
馬逍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此同時,爲了惡補曾經不屑一顧的科考知識,韋應物還在太學報了個臨時補習班,專攻考試題目。
沉迷學習日漸消瘦的韋應物逐漸發現,讀書不但能增長見聞,還能磨鍊意志。他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得失成敗,什麼叫修爲擔當;他變得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沉靜,越來越知道舊日的時光是多麼荒唐。
他從來沒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也會愛上學習,愛上寫詩;他更沒想到,日後自己居然會成爲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成爲與王維、孟浩然齊名的詩壇明星。
安史之亂是國家的大不幸,卻可以說是韋應物的大幸。
正是這場大動亂,讓浪子不得已回頭,並脫胎換骨成一個全新形象。
沒有人生的劇烈變動,就不會有韋應物的自強不息,大唐詩壇也會損失一個偉大的詩人。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韋應物順利實現再就業——任洛陽丞。這是他完全憑藉個人努力辛勤耕耘後收穫的果實。
與再就業同時起飛的,還有韋應物的詩作。默默研習好幾年,他的詩作如井噴般不斷湧現。
由於人生經歷不同,韋應物並不具備以李白爲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派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也不具備以高、岑爲代表的邊塞詩派那種描寫塞外壯美景色的豪情,甚至雖與王維等人同屬山水田園詩派,對於山水景色的刻畫,也沒有那麼深邃,或像王維那樣禪意綿綿、天高雲淡。
他的詩作風格和曾經靜心讀書、自我反思的經歷密切相關:他並不注重詞句的雕琢、對仗的精準或是音律的和諧,而是完全將個人某時某刻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最自然古樸的詞句展現出來,避免浮華以及情緒上的波動,真正剩下的,只有作者內心的清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