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爲善,有報嗎? (第2/13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以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最爲賢能,所以都被派到外地守城。如今申生已死,驪姬怕重耳和夷吾找她算賬,所以連他們也要除掉。於是驪姬對獻公說:“申生下毒的計劃,兩位公子也是知道的。”重耳、夷吾只好逃回自己的城池,於是獻公更覺得他們是畏罪潛逃,派兵進攻兩城,後來重耳、夷吾都棄城逃到外國去。
這一位重耳,就是後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面對父親的亂命,最後選擇了不服從而逃跑。但正因他的不肯屈從,最後才得以收拾因父親而大亂的晉國,使之成爲天下第一強國,這也就是《易經》中所謂的“幹父之蠱”,後面會再詳說。
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
晉國內亂,可是天下大勢不會等待它,另一個超強大國齊國也不會等它。這一年,齊國在葵丘召開了外交大會,天下諸侯共尊齊桓公爲霸主。
晉獻公卒,立驪姬子奚齊,其臣裏克殺奚齊。荀息立卓子,克又殺卓子及荀息。
晉獻公死後,驪姬的兒子奚齊被立爲國君。驪姬以爲害死太子,逼走兩位公子,她的兒子就能安然坐在國君的寶座上,但結果並非如此。因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晉國還有一羣各懷野心的大臣。
奚齊登基一個月之後,大臣裏克、丕鄭立刻聯合申生、重耳、夷吾以前的部下,發動政變將奚齊給殺了。另外一個臣子荀息,就再立公子卓子爲國君,結果裏克又把卓子跟荀息都殺了。你看這君臣殺成一團,晉國已經大亂。
這時裏克想迎接公子重耳回來登基,但重耳不敢。這其實也合理,面對一個已經殺掉兩個國君的大臣,誰敢貿然回去,焉知他不是第三個?但重耳不做夷吾做,殺頭生意總還是有人做的。
夷吾使人請秦,求入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