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個註定失敗的計劃 (第1/9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前面四章,我已經向各位介紹了同一個故事在《史記》中的不同記載。接下來,我們試着用《史記•刺客列傳》和《燕丹子》《三秦記》來比較,看看所謂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寫成的。
《史記•刺客列傳》是這麼開始的:
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343J.jpg"/>
<b>《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刺秦王</b>
故事的一開始,太史公從荊軻的家世說起。這個視角就和《燕丹子》從“燕丹子質於秦”開始不同。因爲《燕丹子》的主角是燕太子丹,而《史記•刺客列傳》這一部分的主角是荊軻。所以《燕丹子》中記載了不少關於燕太子丹的故事,是《刺客列傳》中看不到的;而《刺客列傳》中也記載了不少關於荊軻的故事,是《燕丹子》中看不到的。
荊軻是衛國人,他的祖先原本是齊國人,後來遷徙到衛國,衛國人叫他慶卿。他到燕國,燕國人叫他荊卿。慶姓原是齊國大姓,例如春秋時有慶封,荊和慶音相近,荊軻可能是慶氏的後裔。而“卿”乃是尊稱,從大家都稱呼他爲“卿”而不名的情況來看,可以知道荊軻後來是多麼受人尊重。
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荀子》中曾說:“齊人隆技擊”,齊國在當時有喜好武技的風氣;此外齊國文化鼎盛,有戰國第一學府稷下學宮。因此荊軻喜好讀書、擊劍,可能和祖上是齊國人有關。
前面說過“學而有術”,荊軻曾經想憑藉自己所學到的本領說服衛國的國君,可惜他不是李斯,衛元君也不是秦王,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用”。這也正可以印證,李斯所說的“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爲建功者”是很有遠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