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間慢慢的走近了八月三日的午夜十二點。天空之上,月明星稀。一條白亮的漢江,就在兩軍對峙的戰場上面嘩嘩的流動。過去幾天,雙方沿着漢江進行了一系列的小規模交戰。在控制着通往漢城的道路的長洞裏一帶,國防軍以第十一師的精銳部隊,曾經趁夜發起了強襲。部隊乘坐衝鋒舟發起偷襲,偷襲不成就轉爲強渡,數十門支援火炮打得是鋪天蓋地。數千精銳突擊步兵配合戰鬥工兵第六團一個營的部隊,冒着日軍近衛師團的火力發起了攻擊。在其他地方,國防軍也有板有眼的發起了牽制性攻擊。
這次由偷襲轉變成的強渡,打得漢江長洞裏一帶的江面似乎就變成了火海。這裏的江面開闊,水流較緩,而且面向南岸形成了一個彎曲突出部,正是建立橋頭堡的大好地方。日軍也佈置了重兵進行守備。一夜的激戰下來,國防軍十一師的“杜利蒙特”三十三團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一直衝上了對岸,到了天明,數十架第三聯隊的戰機又凌空進行直接支援。日軍抽調了重兵進行反擊,甚至連在漢城衛戍的第一師團所部都抽調了出來。連續發起了一天的瘋狂反撲。戰鬥工兵六團過江部隊甚至開始蒐集材料,做架設浮橋的準備。但是在日軍優勢兵力的壓迫下,這個小小的橋頭堡並沒有維持多久。雙方的炮火都向這個方向集中,不管是蝟集在橋頭堡的國防軍部隊,還是一波波拼命反擊的日軍部隊,都損失慘重。日軍側翼集中的火力,還有江上的巡邏炮艇都增援了過來,雖然他們的巡防炮艇部隊幾乎完全被國防軍的重炮和飛機擊沉。但是十一師的部隊還是不得不趁夜在炮火掩護下撤了回來。一場短促激烈的交手戰,國防軍傷亡數千,日軍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更是讓他們的防禦體系完全向長洞裏方向傾斜。而國防軍在熟悉了戰場,瞭解了地形,調動了敵軍之後,真正的主力攻擊,就要在這個夜間開始。
陶定難在突擊部隊的隊列當中彎着腰走着,這些安蒙軍第一師的官兵,阿德里安鋼盔上面都塗滿了厚泥,減少反光。一艘艘充好氣的衝鋒舟在他們的隊列當中安靜的躺着。這些橡膠的新玩意兒,都是緊急從後方追運過來的,大多是新大陸生產的東西。每個士兵軍官身上的武器都掛得滿滿的。趴在那裏一動不動。安蒙軍第一師在遼南會戰當中雖然有些損失,挺進朝鮮又有些減員,現在全師不過八千多人。但是這個師還是整個國防軍最精銳的步兵突擊力量!王挺師長雖然還在養傷,代理的副師長龐爲國上校也是安蒙軍的老人,曾經作爲庫倫混成步兵團的團長在外蒙戍守一整年,仍然將這支部隊帶得生龍活虎。十一師的突擊已經將日軍注意力轉向長洞裏方向,而安蒙軍第一師選定的主力突擊方向卻是自然條件最惡劣的一段江面。江水湍急,對面崖岸高峻。離漢城日軍後方樞紐的距離也過於遠了一些。但是在突然性上面,卻有望達到最好的戰果!在安蒙軍第一師後面是教導第二師,還有第九軍的第九師這兩支精銳部隊。將隨着安蒙軍第一師打開的突破口渡江,向縱深發起突擊。在他們的後面,是整個集團軍幾乎所有的工兵力量,他們已經在南岸蒐集了大量的器材,將以最快速度架設好浮橋。而前面的三個師將義無反顧的朝前直衝,不要橋頭堡,不顧慮後方,將日軍沖垮。然後大部隊跟進,一直到佔領漢城!
整個集團軍所有的重炮都朝這裏祕密集中,一百九十多門壓制火炮備足了彈藥,這些都是民工們千辛萬苦運上來的!這次突擊不成功,到下次積聚足物資再發起攻擊,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漢江南岸蒐集的糧食幾乎被三十萬大軍全部喫光,後方追運彈藥還來不及。這次除了勝利,他們沒有別的選擇!虎穴和戰區前指已經連電甲午集團軍所部,總統親自下達指示,必須在八月十日之前,將日軍在朝鮮主力擊潰,佔領漢城,一直向釜山挺進!
整個甲午集團軍及配屬的部隊,都處於了背水一戰的境地。
看着軍長在隊列當中走過,士兵們都不出聲的在那裏敬禮。而陶定難也一個個和他們握手,低聲的還發出動員:“弟兄們,咱們死也要死在對岸!總統要我們拿下朝鮮,咱們國防軍一定能夠做到!安蒙軍從塞外打到歐洲,再打回來,一直衝到了漢江。我們的刺刀面前,倒下了數不清的敵人,這次也不會例外!國內的百姓都在看着我們能不能徹底的洗刷甲午我們曾經遭受的恥辱,而國防軍的百萬袍澤也在看着我們能不能取得勝利。寧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一步生!我和你們一起前進!”
看着這位少將軍長戴着的鋼盔,還有身上揹着的上好了刺刀的馬槍,還有他身邊一副野戰模樣的護兵們。大家都知道這個軍長說的不是空話。打吧!從東北打到這裏,追得囂張的小鬼子潰退千里。軍人的榮耀,在這一刻已經達到了顛峯。爲了國家曾經遭受的恥辱,爲了徹底消滅這些侵略者,爲了祖國的強大。安蒙軍永遠衝在最前面,哪怕犧牲在這裏!百戰百勝的經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加上從總統那裏親自發出的毫無退路的命令,讓這八千軍人們黑血沸騰。有的人默不作聲的將頭上鋼盔取了下來,從背囊裏面拿出了代表着安蒙軍全部驕傲的皮帽子,戴在了頭上。這就代表了他們死戰到底的決心。
就在陶定難動員部隊的時候,直接支援步兵前進的火炮也輸送了上來,這些山炮、平射炮還有迫擊炮都拆解成了幾大部分,由炮兵肩扛背馱的運了上來,就地開始組裝,架設炮架。這些炮兵將抵在日本人的鼻子底下,發射出猛烈的炮火!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守在指揮部裏面的林述慶中將也在看着自己的老式懷錶。當時針和分針重合在羅馬數字十二的上面的時候,他板着臉用力一揮手:“開始!”
參謀們對着電話立即下達了帶着霹靂味道的命令。沿着漢江,幾十發信號彈就這樣冉冉的升起,照得山川大地通明。接着在漢江南岸就綻放出了一道道閃電似的火光。這樣一條靜靜流淌了多少年的江水,在無數次被漢唐武士濯洗過他們的明光鎧,明朝李家鐵騎擦亮他們鐵盔之後,再一次迎來了軒轅子孫的軍隊,怒吼着發射着他們的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