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鎮已經七零八落,調出的四個營不用說了,留下來的八個營,除了平壤一帶還留有的三營守軍,剩下的五個營,解散補充禁衛軍的就有三個營之多,剩下兩個守安州的營也是殘破。徐一凡毫不客氣的將盛軍大部補入了第二鎮,加上聶士成的一些殘兵,明目張膽的吞掉了李鴻章千辛萬苦派到朝鮮來的所有北洋嫡系。第第二鎮現在又搭起了十二個步隊營的架子,近七千兵力,以兩個守備安州的營,還有平壤三營兵爲骨幹,本來應該從第一鎮抽調部分軍官的,但是徐一凡現在太需要有戰鬥力的部隊了,第一鎮苦戰之後還嫌軍官不夠呢,乾脆一個不調,導致第二鎮現在還是隻能起着守備和野戰補充的作用,沒有機動野戰的能力。
第二鎮的總統官是許給聶士成的,徐一凡也不會失言,到了現下這個地步,聶士成對這個新投靠的主子已經是死心塌地,於公於私,徐一凡都已經做得無法再好,這樣的主子,不賣命還想幹什麼?
袁世凱的地位就比較微妙了,他立的功勞無可挑剔,如果沒有他抵達安州,收攏軍心,楊士驤他們搗的亂就會真讓徐一凡全局糜爛了。禁衛軍上下,對袁世凱這個當初看不起的降人,現在誰不肅然起敬,心服口服。但是徐一凡一時也沒酬太多功勞,盛軍不足八千餘燼,補到第一鎮一千,第二鎮補了近四千,剩下不過還有兩千五六百人。徐一凡暫時讓袁世凱統帶着,但是這兩千五六百人,怎麼也不夠一個鎮的編制,番號也沒發表,誰知道徐一凡到底想幹什麼。袁世凱如此作爲,誰都知道,給一個鎮總統都不見得能酬功,聶士成外系都已經領鎮,更不用說袁世凱了,他本來就是在朝鮮帶兵出身的!徐一凡一向氣度很大,當初袁世凱投奔而來,什麼都不是,徐一凡都敢給一個總參直屬情報部門主管的要職,現在卻拿捏着不給一個第三鎮的名義,也沒有補充的意思,真不知道到底在想什麼。
不過袁世凱倒是表示得很謙抑,絕口不提自己的功績,只是暫時管着這兩千多殘兵,還一再表示想回情報口子,誰都不提這個話茬,也自然就表面是無聲無息。
還好現在這個問題,並不是禁衛軍上下要優先考慮的事情。現在大家想的,朝鮮大局已經底定,日軍想重振掀起攻勢,沒有個把月組織不起新銳的兵力過來。禁衛軍現在處在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這辛苦爭來的戰略地位空前自由,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辦?
國內的局勢,平壤也通報過來了,遼南大敗,旅順陷落,周展階殉城,三營近兩千禁衛軍子弟,潰圍的不過數百人。日軍兩個師團盤踞遼南,也是擁有空前的戰略自由。到底是守衛朝鮮,還是回援國內,都要大費思量。這兩天,徐一凡卻只是撫慰撫慰軍隊,閒時看看書,也沒召集會議,讓大家商量一下,統一一下認識。大家一邊修整補充,一邊忐忑不安的等着,下一步,咱們到底向何處去?作爲軍隊,沒有一個堅決的目標,又是久戰疲憊,整個軍隊修整得就有些懶洋洋的,五心不定的樣子,甲午開戰以來一直繃着的那根弦兒就像有些鬆了,打勝的激情過後,氣氛竟然有些低沉壓抑。
戰場慘烈,屍積如山,禁衛軍軍官士兵,多是加入了禁衛軍才披上這身虎皮的。每天夜裏,都有一個個青年軍官,坐在營地外圍,對着野外發呆。這些南洋子弟,甲午戰事以來,膏塗遍野,不知道多少人不得返鄉。戰事激烈緊張的時候還不覺得,現在卻可以慢慢回顧一些了,母國打得如此丟臉,禁衛軍如此辛苦拼殺,真能挽救這場危難麼?
※※※
“立正!”正在城頭修補破損處的禁衛軍第二鎮的一個軍官大聲下令,加入一二兩鎮的盛軍士兵,都換上了禁衛軍的黃色制式軍服,有的推光了腦袋,有的還留着辮子。穿慣了丟襠大杈褲子,戴着包頭,棉布鞋子的這些前盛軍士兵。穿着這種立領軍服,戴着大檐帽,套上皮軍靴,怎麼瞧着都有些彆扭。
這些日子,禁衛軍第一鎮是在完全修整,第二鎮負擔雜役。還是大清早的,就已經忙得滿頭大汗了,現在聽到自己新上司的口令聲音,一個個趕緊挺直了腰,眼睛不敢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