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
說話的士兵已經是一副感激涕零狀。在軍營搭起的帳篷裏面,同棚的十來個士兵,都沉默的看着守在行軍牀前的徐一凡。棚裏的正目,是從慶軍出來的老兵,拄着全棚唯一的一支毛瑟八八式步槍,規規矩矩的站得筆直。
躺在行軍牀上的士兵是在訓練中受傷的,新兵在未成軍之前的訓練當中,除了大量的隊列和體能訓練作爲士兵養成教育之外。徐一凡爲了培養軍隊悍勇之氣,還進行了大量的拼刺訓練。雖然有點拔苗助長,但是要知道,整個清帝國的正規軍,足足有百年時間,沒有進行這樣的肉搏訓練了!清軍老式訓練,首重弓箭,刀矛肉搏,基本上就是街頭賣藝那種對花槍的水準。等着鳥槍抬槍大量裝備之後,又是三八打靶,有了洋槍,更不得了。至少裝備最近代化的淮軍,除了打靶和隊列,從來未曾進行過刺殺訓練!軍隊在未曾進入火器化之前,整個清軍就已經極其有現代戰爭思想,最爲注重火力殺傷了。
而彼時的列強軍隊,近在克里米亞,大陣線全縱深列出整齊完整陣線的白刃衝鋒,還比比皆是。白刃戰訓練,在這個時候,是凝聚軍隊意志,養成軍隊作風,培養軍人悍勇的不二法門。
所以刺殺訓練,也成了新兵訓練一景,作爲士兵養成教育的一部分。當一個士兵,手不抖的大聲喊着將刺刀木槍送出去的時候。大概也就差不多是個可以開始正式作戰訓練的士兵了。
這些新兵隊列訓練已經有模有樣,拼刺訓練起來開始的時候可是什麼樣的都有。戴着護具拼刺起來軟綿綿的已經算是不錯,有的乾脆閉着眼睛亂揮一氣兒。兩人對圓,丟了木槍的比比皆是。教刺殺的華洋教官們真是給氣得個五迷三道。
幸好在新軍當中,軍律早就深入人心。軍官們連憲太太都敢打,別說他們這些新兵了。拼刺訓練不合格,軍棍伺候沒商量。到了後來,這拼刺總算進行了下去。
徐一凡倒沒有刻意要求這些新兵們進行完整的刺擊訓練,那都是成軍以後,正式教戰的事兒了。他倒是別出心裁,別的軍隊多是單對單的刺殺訓練,了不起幾個人對刺。他倒好,讓士兵們戴上護具,以連爲單位,乾脆以拼刺打羣架的方式進行!誰畏縮不前,誰拼殺不賣力,都是軍棍。哪方面拼贏了,加菜表彰全有。這樣的方式,倒也讓這些小夥子們嗷嗷叫,你爭我奪的。
在一箇舊的土壤上教育養成一支新軍,他的確是把心思都挖空了。
面前躺着的這個新兵,就是在一次拼刺訓練中受傷的。徐一凡最近在軍營中跟着出操少,因爲心思更多用在已經開始後期建設的小洋務基地,還有應對朝中漢城壓力上面。但是每天兩巡營,卻是從來不曾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