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空氣冷冷的,徐一凡的小心肝也是拔涼拔涼的。在欽差練兵大臣衙署的偏院當間兒。譚嗣同負手傲然而立,帶着他那種書生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浩然之氣,冷冷而期盼的看着袖手而立,比起他玉面星目的賣相,看起來就猥瑣多了的徐一凡。
放在後世憤青心目當中,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副風雲際會的畫卷來着。年輕而心胸遠大,志在天下的書生。同樣年輕已經掌握了權力,在大清官僚體系中步步前行的年輕大臣。身邊響起的是大同江的波濤,呼吸着的是異國冰冷而新鮮的空氣,晨風吹過,兩個人的衣襟都高高飄起,一如他們胸懷激盪的內心……
再進一步,兩人就應該前趨一步,雙手緊緊握住。徐一凡就該激動的道:“復生兄,只要你一言,只要是爲了國家大業,兄弟的性命,就任你驅策!天下大事,無非就在我兄弟二人的方寸之間!”
而譚嗣同也該加倍用力的回握着他的手:“傳清兄,兄弟果然沒有看錯人!風雲際會,就從你我這大同江一晤而始,西洋俾斯麥,加富爾大丞相事業,東洋伊藤西鄉月照諸賢功業,正是我輩效仿對象,我等一生事業,就從此開始!國勢江河日下,我等再不潑出一身肝膽熱血,更待何時!”
……好吧,這場面更多的是存在在譚嗣同的心中。
不過他倒是自信滿滿。這些日子,他在這裏仔細觀察,小心揣摩徐一凡的格局志向。大同江兩岸的勃勃生機,虎賁之師,還有超密度的洋人往來都看在他眼中。這怎麼也不是一個天不管地不靠的侍郎銜欽差大臣的格局,徐一凡想要的是更多,這已經是昭然若揭。再結合他一路走來行事,從京城到北洋到南洋再轉到朝鮮,攪起了半天風雨,整個東亞都被他擾動。怎麼看也不是安於現狀的人。具體到他譚嗣同而言,徐一凡爲什麼給他鉅款讓他辦報,拼命的向國內介紹天下大勢,還讓他最近介紹明治維新的列傳,鼓吹尊王攘夷,開化維新。這不是一個心憂天下的志士所爲之事麼?
除了這些,大清內部的政潮爭鬥,現在徐一凡在大清官場的地位,還有朝鮮現在的局勢,讓譚嗣同更加自信滿滿。
徐一凡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現在已經基本上是一個大臣地位,按照官位和實力地位功績……放回國內,封疆也勉強夠了。已經能有資格參與高層政爭當中。進步不得,退下去就是萬丈深淵。而他異軍突起,根基全無,現在慈禧猜忌,淮系進逼……滿朝都將他以怪胎視之……官位到了這個地步,不在朝廷找一個大靠山,那就真的是時日無多了。到了他現在地位,一舉一動都不是單純的只是代表他自己了。有無數人人,相當多的勢力會利用,插手,收買,打壓,甚至赤裸裸的迫害……現在他不就是已經是遭到大清傳統勢力的忌憚,遭到步步進逼,希望他垮臺而後快麼?
滿朝上下,除了帝黨,除了皇上,還有誰能爲他撐腰?皇上無兵,徐一凡無靠山。恩相老師已經將一切都考慮得妥妥當當,只希望徐一凡配合投靠。到時候大清天下,很可能就是爲之一變。說服這個二百五兄弟的重任就在他肩上,爲徐一凡着想,他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說不定還在一直苦惱和帝黨方面搭不上線呢!
自己既然是他兄弟,自然也要全心全意爲他將來着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