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一八九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晨風從安州城頭冷冷的掠過,低矮的城頭上面,並沒有一兵一卒的蹤跡,只有一面禁衛軍蒼龍軍旗在獵獵舞動。
這是一座典型的朝鮮小城,城牆低矮,還頗有頹乩之處。本來這個小城地位就不如何重要,不過是朝鮮咸鏡北道所隸屬的一個小小縣監。朝鮮地方官制,道以下府牧郡縣四個單位都是平行的,安州既不靠近中朝邊境,又離北朝鮮中樞平壤有點距離,更不是大府大牧,本來就有點無足輕重。
徐一凡介入北朝鮮以來,地方官制大壞,又碰上一次東學黨暴亂,地方官早就走避一空,安州早就成了禁衛軍軍管之地。朝鮮政府連平壤都不敢和徐一凡爭,更別說安州這種小城了。
但是現在,安州卻成了中日兩國各方勢力專注之地!
徐一凡將禁衛軍後路總基地選擇在這裏,一是因爲這裏離東海岸遠一些,東海岸直面日本,是別人的天下,要是日軍上陸,直撲他後路總基地,那就不好玩兒了。設在西北部靠近黃海的地方,陸上可以擺兵屏障保護。就算鬼子想從西海岸登陸,首先要先打平了北洋水師再說,自己怎麼樣也有緩衝的時間。
二就是安州這個地方離中朝邊境不遠不近,太靠近中朝邊境了,怕這個後路總基地受到大清其他勢力的干擾注意,太離平壤遠了,他照應不到。
正因爲如此,過去一年,源源不斷的物資先到大同江口,一半在平壤卸載,一半順着大同江往東,剩下一半,或者用朝鮮民夫起旱運送,或者通過大同江和大寧江之間水量並不是很大的小水路轉運。安州周圍,開闢出了四通八達的便道,周圍田野早就給那些絡繹不絕的,日日運送物資的朝鮮民夫踩成了白地。在這個小小的縣監城所在之地,徐一凡在這裏儲備了幾百萬斤的糧食,三百餘萬發子彈,萬餘發炮彈,軍裝器械物資不計其數!城內城外,滿是倉庫,平民一概遷走。最多的時候駐軍有四個營三千多人,靠近海岸的地方修造了嚴整堅固的工事。這個後路總基地的作用不用說也知道該多麼重要。
如果一開始就在平壤會戰不利,那麼這裏就是後退的依託,徐一凡可以利用這裏的物資在朝鮮邊打邊退,步步向中朝邊境撤退。如果朝鮮局勢能夠底定,他回師國內,這裏到鐵山,小港汊無數,夜間用小船出海,到遼南也不過是一夜的功夫。完全可以從水路補給他回師遼南的陸軍部隊,現在的海軍,還沒有夜間巡邏封鎖這麼大一片海域的技術水平——就算貼着海岸線走,將物資轉運到鴨綠江口,也能省下徐一凡多少功夫!
安州如果丟失,後果是災難性的。從全局來說,徐一凡就徹底喪失了在北朝鮮戰略機動的餘地,只有困守平壤一隅之地,要不給日軍包着打,要不就被監視着無力動彈,單單靠平壤物資的陸上追送補給,他的作戰半徑不過就是幾百裏的範圍。也就等於失去了對整個甲午戰局的影響力,那麼甲午,最後的結果,還是他曾經讀到過的那個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