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永軒還是不太相信四弟的表現,他想了想,突然問道:“『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這句話說的是什麼?”
“說的是疼痛的虛實兩種病機。”葉知秋答道。
“嗯,如何治療疼痛證?”
旁邊孫永虎插話道:“這還不簡單,『痛則不通,痛則不通』唄!疏通經脈痹阻,自然就不痛了。”
孫永軒沒有表態,依舊瞧着葉知秋,在等他回答。
葉知秋道:“痛則不通只是其中一種,比如『聚沫則爲痛』,是由於風寒溼邪氣害於血脈肌表,漸入分肉間,使津液聚爲痰沫,痰沫聚集排擠分肉而成,是邪氣侵襲使氣血不能周流而引起的一種遊走性的疼痛,就不是『痛則不通』能解釋的。其實,疼痛病因多種多樣,痛證有虛實,治法有補瀉,必須分型論治。”
孫永軒張大了嘴,半晌,才又問道:“如何分型論治?”
“表虛而痛,是陽不足,這種痛必須溫經。裏虛而痛,是陰不足,必須養營,上虛而痛,是心脾受傷,必須補中,下虛而痛,是脫泄亡陰,必須速救脾腎、溼補命門。”
孫永軒驚訝地張大嘴合不攏,四弟的這一番論述,其中一些論斷他自己都還是首次聽聞,因爲葉知秋關於疼痛證論治的觀點,是後世醫家的經驗總結,宋朝還沒有看得這麼透徹,自然是驚訝至極了。
這時,醫館看病的病患越來越多,孫永軒道:“先不說這些了,看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