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緒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丁老師只與我短暫地相處了一下午就分別了,但她帶來的餘溫尚在,一直溫暖並鼓勵着我。我更加勤奮地筆耕,希望能有更大的收穫。
不久,丁老師完成了《羅鍋女》的改編,但由於種種原因,這部作品沒有被拍成電視劇。二十年後,我把這部中篇小說更名爲《蘭女》,刊發在2005年《人民文學》增刊,並獲《人民文學》“愛與和平”徵文優秀獎。好飯不怕晚,好作品也不怕發表遲。
那天,丁老師瞭解到我生活的困境,說是回去後想法兒幫我找一份工作,解決一下我的實際困難。她又詳細詢問了我的傷病情況,說西安醫學院有位大夫是她的朋友,她回去幫我聯繫一下,讓我好好治一治。真是大喜過望啊!我多麼渴望能站起來,重回健康人的行列之中。
丁老師回西安後,很快爲我聯繫了涇陽電器總廠廠長陳元傑,希望能安排我在他們廠上班,徹底解決我的生活問題。
5月14日,丁老師一行開車接我去涇陽電器總廠,讓我先去看看能不能適應。
涇陽電器總廠是家民營企業,有七八個小廠,生產漆包線,當時在陝西有一定的影響。總廠廠長陳元傑被評爲陝西省傑出青年,據說很有魄力。我們到時他不在,接待我們的是姓馮的副廠長,十分熱情。
第二天,我見到了陳元傑,言談中看得出他是個有追求有幹勁的企業家。他想留我爲他們廠子做文案工作,我也想幹,但距家太遠,因爲腿腳不便,身邊沒人照顧就無法生活。恰在這時,楊陵區團委打來電話,說是5月29日陝西省文聯組織文學藝術家來楊陵採風,點名要見我。他們馬上來涇陽接我回楊陵。
5月28日,我離開了涇陽,這是我受傷致殘後第一次外出,也算是體驗生活吧。雖然只有半個月時間,但我許久未與外界接觸,感到一切都很新鮮,大有“洞中才數日,世上已千年”之感。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我很想像魚兒在水中一樣,在生活的海洋裏漫遊,可殘腿限制了我的自由。但道路再坎坷也得往下走呀,我寄希望於未來,更寄希望於自己。
二
1985年5月29日傍晚,雨過初晴,晚風陣陣,還頗有些涼意呢。可我坐在屋裏卻覺得熱得慌,額頭似乎還滲出了細密密的汗珠。我知道這種反常現象是因心跳加速造成的。昨天去涇陽接我的區團委書記已告訴我,這次陝西省文聯來楊陵採風的隊伍龐大,而且有許多著名作家。下午,楊陵區委宣傳部來了一位幹事特別通知我:“晚上省作協副主席杜鵬程要來看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