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緒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講之前,何老師談起與我的相識,並回憶他當年簽發我那個中篇的過程。何老師的記憶力超強,思維十分清晰。他說他那時剛到《當代》做編輯,是編輯部主任龍世輝把我的稿子交給他的。龍世輝老師如今已作古,在此,我向龍老師在天之靈深深鞠一躬!
我的命運不幸也有幸,不幸的是受傷致殘,幸運的是遇到何老師、龍老師這樣的貴人扶助。我的不幸可能是上蒼的失誤,我的幸運是上蒼在彌補失誤。
上次見面,何老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次見面,有了深入交談的機會,我這才知道何老師的一些情況。何老師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當代》雜誌主編、《中華文學選刊》創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以下簡稱中國作協)中直工作委員會委員,退休後仍任《當代》雜誌顧問、人文社專家委員會委員,系終身職業編輯。他一生都在爲他人作嫁衣,看過的稿子無數,沙裏淘金,《白鹿原》《古船》《大國之魂》《塵埃落定》等作品都是經他之手編髮的。
最讓何老師引以爲豪的是他親手編髮了《白鹿原》。他對《白鹿原》極爲推崇,1998年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欄目組在無錫舉辦活動,主持人現場採訪他,讓他舉出二十年來自己最看重的一部書並略述理由,他說:“作爲一個文學編輯,二十年來我最看重的一部書就是陳忠實的《白鹿原》,理由就在於它所具有的驚人的真實感、厚重的歷史感、典型的人物塑造和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
果然是大家眼光!我以爲,時至今日,《白鹿原》依然是文學藝術的一座高峰!
時間匆匆,眨巴眼的工夫,兩個多小時就過去了。講課最後,何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文學之路不是容易走下去的,要有非凡的毅力和信心,要向經典學習,汲取經典作品的營養,努力攀登文學高峰。”
相見時難別亦難,臨別時,我雙手捧上我的拙作《賀緒林作品精選》送給何老師,請他指正,何老師回贈一本他的著作《朝內166:我親歷的當代文學》,並籤“緒林覽正”四個大字,令我誠惶誠恐。哪敢“正”,只有學習!
目送何老師離去的背影,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祝願他老人家幸福、安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