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土老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拾掇好,熟悉完環境後我就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這裏的員工分爲好幾種,像我和Amy這樣兒算是‘跑堂兒的’,基本上就是負責站在大堂迎賓和指路。老張的姐姐倒是特別關照過我,所以等拍賣會快開始了我可以進會場去開開眼。不然只有少部分正式員工纔有機會真正接觸到賣家或者買家,我這種壓根兒沒機會探聽到什麼情報。
這場拍賣會主打金石珠玉。在那天看圖錄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重頭戲完全就是那塊【永恆之眼】。剩下的幾件藏品雖說也算品相上乘,但大多重在工藝和歷史,要說器物本身那真的和這不是一個檔次的。
拍賣的主題是【混亂中的珍寶】。雖說介紹裏避重就輕歲月靜好地描述爲“有很多人和事流逝在了時光裏,泯於戰火,但珍寶永存”。能把巧取豪奪說成這樣兒,真真是春秋筆法。
我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個主題應該改爲【趁火打劫】,尤其是我還在拍賣品中看到了一尊被英國某家族收藏的宋代金佛。
我不懂古董,看不出這金佛的門道來,只知道這又是一件流失海外的文物。而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像這尊金佛一樣的文物粗算也得有千萬件。那些文物都是我國在四五千年裏一個個歷史的落腳點,而今足跡凌亂地飄零在海外。這千萬件還只是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這種博物館明面上的,其中還有多少像這尊金佛一樣被私人藏家所藏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阿富汗等國。這都二十一世紀了,那些強盜們還在從這些國家吸血。而現在這些西裝革履走進會場的人們,哪一個不是在促成這種苦難呢?
這場拍賣會買賣雙方大多是歐美人,但來者裏也有不少亞洲面孔。
我盡忠職守地站在大堂靠裏的地方等着爲路過的人服務。老張和他姐姐一進門,我離老遠就看見了他們。這回老張難得穿了套深藍色的西裝,這種闆闆整整的衣裳倒是把他襯得不錯。老張的大姐張敏穿了一套湖綠色的裙子,氣質拿捏得死死的,跟她朋友邊走邊說着話。老張乖巧地跟在姐姐身邊當arm candy,像只長得過大的鵪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