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龍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陽城以南,約莫十里以外,有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而伊河之水,則從中穿流而過。故而這處峽谷,自古便稱呼爲“伊闕”。隋煬帝遷都洛陽之後,有意把皇宮的正門修建得正對着伊闕。因爲皇帝乃真龍天子,所以伊闕便被改稱爲龍門。
龍門這裏青山綠水、萬象生輝,環境清幽,氣候宜人。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窟龕星羅棋佈、密如蜂房。裏面全是佛像雕刻。其造型千姿百態,形制瑰異、琳琅滿目。不說宗教意味,單講藝術造詣,也是登峯造極,教人爲之目不暇給。
龍門石窟之修建,始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經歷東西魏、北齊北周、以及大隋,至今已經一百二十多年。歷朝歷代帝皇,皆有在龍門鑿建石窟供佛。在歷史上,這種鑿建石窟的行爲還要一直持續下去,貫穿整個唐朝以及北宋,直至北宋滅亡方纔完全結束。
但陳勝和跋鋒寒到這裏來,卻並非爲了欣賞這些佛像和壁畫等藝術珍品,而是爲了修練。
彷彿只在眨眼工夫,十日時光轉瞬即逝。雖然爲時似乎甚短暫,但拋開一切,只專心致志於武道修練,每日不眠不休地刀劍交加,拳掌對拆,無論陳勝抑或跋鋒寒,卻均感覺本身潛力得以被極大開發。縱使說不上一日千里,一日至少進步幾百裏那還是有的。如此連續十日下來,兩人均真真切切,擁有了一份脫胎換骨,和過去相比,完全煥然一新的感覺。
明日就是第十一日,預定的閉關修行之期快要結束。所謂一張一弛,方是文武之道。故此在這個最後夜晚,陳勝和跋鋒寒都停止了繼續對拆,改爲各自找了處僻靜地方,靜心冥思,以消化十日以來的所得。
經過近四個時辰的默坐冥修後,盤膝坐在龍門石窟當中,鑿建時間最早之賓陽洞洞口處的陳勝,終於緩緩睜開虎目。隨即,他就覺得跟前景象和靜坐之前相比,赫爾煥然一變,充盈着新鮮的動人感覺。
明月照射下,伊河之水在重山外遠處蜿蜒奔流,光波點點,蔚爲奇觀。高聳峭立的峯嶽在大河對岸不斷往左右延伸開去,巖壁千重,令人生出飛鳥難渡的感覺。林木鬱盛,奇花異草,更間雜石隙流泉,仞壁飛瀑,爲這因爲修建了無數石窟而顯得莊嚴肅穆的龍門,平添了不少鮮活生趣。而置身其間,陳勝更產生一種自身已經巧妙地嵌入了天地之間,內外渾無分別,我身即天地,天地即我身的奇妙感受。流水峭壁,林木花草,都是自己身體之一部分。
這種感覺無比美妙愜意,令陳勝陶醉其中,更不願“醒”過來。也正因爲如此,此刻哪怕是當世三大宗師親身駕臨,邪王陰後齊齊出現,則只要他們不是就站在陳勝面前,那麼甭管他們使用任何手段,都休想可以察覺得到,原來這裏就有一個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