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框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人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通過自已的努力和巧思,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學習,最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葛洪後來成爲東晉著名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和醫藥學家,而匡衡則成爲了西漢的經學家。
所以說匡衡也算是他的偶像了,結果他今天體驗了一把偶像塌房的感覺。
「衆所周知孔融是被曹操安上去的罵名,因爲看曹操當時獨攬朝政,架空漢獻帝,所以孔融對他不滿,然後就是在朝堂上多次罵曹操,最後曹操忍無可忍,找個不孝的罪名把他弄死了,關鍵人家也沒有不孝。」
“好你個曹賊,污衊我,”孔融咬牙切齒,青天大老爺,居然說他不孝,冤死了,“好好好,明天嘲諷曹操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孔融父親孔宙去世時,年僅十三歲的孔融“哀悴過毀,扶而後起”,悲痛到需要人扶才能站立。後來孔融還曾因母親生病而辭去官職,全心全意照顧母親。
其次,孔融的一些言論被誤解爲不孝。他曾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爲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爲?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但這並非否定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而是對當時社會上過於形式化、虛僞的孝道的諷刺和質疑,畢竟當時漢朝實行“舉孝廉”。
舉孝廉重在德行而非才能,一些人爲了獲得舉薦而弄虛作假以博取名聲,如《後漢書·許荊傳》記載,許荊的祖父許武故意在分財產時給自已少分,使兩個弟弟以“克讓”之名被舉孝廉,然後又當衆宣佈自已的本意,以獲得更大的聲譽。
舉孝廉到了後期,被舉薦者往往成爲薦者的故吏、門生,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地方官爲了自已的利益,會薦舉能爲自已所用的人,導致“率取年少能報恩者,耆宿大賢,多見廢棄”。